初中语文_29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初中语文_29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导入: 同学们好!在这春寒料峭、乍暖还寒的日子里,我们齐聚一堂,开启学习的征程。西湖之美,人所共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何时西湖最美?古人可谓见仁见智。谁来说说知道的描写西湖的诗句?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一起去领略西湖的雪景之美。 跟录音,读短文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 1.品味写景语句,理解白描手法的运用。 2.感悟作者情感,学习鉴赏寄情山水类古诗文的方法。 检测自主学习情况: 读准下列字音(石家桢-高龙翡各读一遍) 崇祯 一芥 拏 强饮 毳衣 喃喃 雾凇 沆砀 更有此人 是日更定 请同学给下面两句话断出停顿。 湖中/人鸟声/俱绝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以小组为单位疏通文意,找出不理解的地方,班内解决。 整体感知 文章叙述内容为——独往看雪,偶遇佳客。 【独往看雪】 1.哪位同学为大家读一读写景的句子? 2.从描写中,你看到的是怎样的一副雪景? 哪个字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3.学法指导——白描 本文写景部分正是用了白描这种写景手法,寥寥几笔勾勒出西湖雪景之美的。 课件展示:运用细描手法写雪景的段落;运用细描和白描的人物肖像描写。 小结: 白描:用明快简洁朴素平易的文字,如实勾勒人和物的情态面貌。 细描的特点则是文字绚丽华美,色彩斑斓,常用对比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偶遇佳客】 1.舟子如何评价张岱的情趣?他不懂他的那份超脱世俗的情趣,那有人懂吗? 2.作者是怎么介绍这两个人的?一起找出来。 明确:①老师发现一处很奇怪的地方,作者写“问其姓氏”,可后面却是“是金陵人,客此”,这答非所问呀,作者写错了,真是不高明。你怎么看待这个句子?(表面上看是答非所问;可实际上这恰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内容,“客此”,说明这两人也不是杭州人,都跟作者一样是客居他乡的游子。有同样的情趣,有同样的遭遇,“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不必记名字。而突出“金陵”这个籍贯,因为我们知道“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曾是明朝的京都,明朝开国之初的五十三年(1368~1420年)建都在长江下游的南京。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后,南京成为明朝的留都。作者强调“金陵人”“客”,他乡遇知音,暗示这引起了他对故国的思念。) ②文中还有一句话也能表现他的故国之思,找一找是哪句?如何体现的?(“崇祯五年十二月”,纪年的方法多种,如年号纪年、干支纪年、公元纪年等,当时已是清朝,他偏偏选用明朝的年号来纪年,就说明他身在清朝却还念念不忘明朝。) 3.作者与两位金陵人在湖心亭巧遇时的心情如何? ①惊喜、愉悦。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这一惊叹发之于二客,其实也是作者的心声。作者不直接表述自己巧遇知音的愉悦、惊喜,反写二客,足见作者构思之巧,韵味无穷。(亭中人因意外惊喜才“拉余同饮” 强饮三大白) 一个“强”字,传达出作者的兴致之高。本来不会喝酒,但因这意外的相逢又不可不喝,而且连饮三大杯,双方真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由此我们可以联想“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喜悦之情了。 4.学法指导——如何赏析寄情山水类古诗文(知人论世) 课件展示:张岱及写作背景 明确:开篇使用明朝年号也就不足为怪了。点名时代背景,更主要体现亡国之痛。因此,张岱才做出反常人的举动,半夜出门赏雪,借舟子的话说—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天地间,无处容我。只得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以外的雅清雅致。作者于家国之思的那片痴心,让后人为之震颤,正应了那句话——孤高情怀有谁知,独与天地相往来。 学以致用 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文人挥毫泼墨,例如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柳宗元的《江雪》,今天你学习了赏析寄情山水类古诗文的方法后,对这两篇文章有没有更深刻的体味和感悟呢?把你心中所想写下来。 推荐文章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6) P8《明季遗民张岱的戏梦人生》 P26《张岱雪意》 学情分析: 教学千法,朗读为本。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诵读尤为重要。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则诱发探索,通过探索,才能发现真理。对字词的疏通,可采用质疑法,让学生利用注释,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指点解词的方法。 学法的点拨与指导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往往采用串讲法,师授生记,虽然字字落实,但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我国古代的教育文献《学记》曾强调“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对注入式,倡导启发自主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从两方面点拨和指导。 效果分析: 教师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