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出境植物疫情监测工作现状及相关建议.docx

中国进出境植物疫情监测工作现状及相关建议.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进出境植物疫情监测工作现状及相关建议 疫情监测是贯彻以预防为根本任务的植物检疫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使植物检疫工作切实发挥预防外来病虫害传入的战略作用,一个强有力的疫情监测系统必不可少 1 植物疫情监测的涵义 1.1 植物疫情监测的基本概念 植物疫情监测是通过技术手段对植物有害生物的发生、流行、变化等进行系统、完整、连续的调查和分析,研究其消长规律,从而掌握植物有害生物发生及发展变化的过程,是植物检疫部门尽快了解情况并对植物疫情做出相应反应的官方行为。 疫情最初的意思是指疫病的发生和发展情况。我国植物检疫工作中,已习惯将植物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检疫截获情况都笼统地称为植物“疫情”,以便与动物“疫病”相区别,两者合称“动植物疫情”或“动植物疫病疫情”,因此,将针对植物有害生物的监测称为“植物疫情监测”。但在国际植物检疫领域没有使用“疫情(epidemic situation)”这个词,直接采用“有害生物(pest)”,监测指有害生物监测。本文根据我国植物检疫工作的实际情况,仍采用“植物疫情监测”这个词。 根据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第5号标准《植物检疫术语表》(ISPM No.5) 有害生物监测是《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简称IPPC)对一个国家植物保护组织最基本的要求之一。IPPC第Ⅳ条第2(b)款要求,各缔约方应监视生长的植物,包括栽培地区(特别是大田、种植园、苗圃、园地、温室和实验室)和野生植物以及储存或运输中的植物和植物产品,尤其要达到报告有害生物的发生、暴发和扩散以及防治这些有害生物的目的。IPPC第Ⅶ条第2(j)款还提出,各缔约方应尽力对有害生物进行监测,收集并保存关于有害生物状况的足够资料,用于协助有害生物的分类,以及制订适宜的植物检疫措施 1.2 植物疫情监测的基本分类 《监测准则》(ISPM No.6)将有害生物监测制度分为一般性监测和特定调查两大类。 一般性监测是从存在的许多来源中收集与一个地区有关的特定有害生物的信息,并提供给国家植物保护机构使用的过程。通过一般性监测所收集到的信息常用于证实国家植物保护机构无特定有害生物的声明、有助于及早发现新的有害生物、汇编寄主和商品有害生物清单和分布记录、向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区域植物保护组织等组织报告 专门调查是在一定时期内,国家植物保护机构为获取一个地区的特定地点有关的有害生物信息而采取的行动。专门调查可以是检查、定界或监视性调查,包括有害生物调查、商品或寄主调查。调查的设计应便于调查有关的有害生物,包括针对性抽样和随机抽样。具体抽样程序按有害生物的生物学和/或调查目的而定,如引诱剂捕捉、植物全株抽样、目测检查、样本收集和实验室分析等。有害生物特定调查获得的信息主要用于证实国家植物保护组织无特定有害生物的声明,也有助于及早发现新的有害生物和向FAO或区域植物保护组织等其他组织报告 2 我国进出境植物疫情监测基本情况 2.1 简要历史发展情况 我国的进出境植物疫情监测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此后经历了多次机构改革,其中较为重要的有:1980年2月,口岸动植物检疫工作恢复归口原农业部统一管理;1982年2月,原农业部动植物检疫总所启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动植物检疫总所”的印章,1994年8月更名为农业部动植物检疫局(对外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动植物检疫局);1998年,国家动植物检疫局与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卫生检疫局合并,组建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001年4月,成立国家质检总局 2.1.1 进境植物疫情监测 进口方面较早在文件中明确提到植物疫情监测事项的,是1978年2月印发的《关于印发口岸林木检疫工作座谈会纪要的函》[(78)农林(林)字第22号],该文附件的纪要提到,“......各地对过去从国外引进树种的生长情况和病虫害发生为害情况,也要进行认真调查,一旦发现传入的危险性病虫,必须及时处理,严防蔓延,并向主管部门提出报告。” 此后,原农业部或动植物检疫总所相继出台文件加强了对部分危险性有害生物的监测,监测对象根据疫情发生的情况不断进行调整。例如,1989年9月明确在进口烟叶加工和使用的烟草生产区对烟草霜霉病菌( 植物疫情监测还紧密联系重大活动进行。例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东亚运会,2011年深圳大运会,进出境植物检疫部门都提前在场馆周围开展了有害生物本底调查及监测。在其他大型活动如2018年广西南宁园博会、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2018—2020连续3年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都对外来人员携带物、参加展会的植物及植物产品实施了检疫、疫情监测和监督管理,有效保障了这些大型国际性活动的生物安全。 2.1.2 出境植物疫情监测 出口方面较早提到疫情监测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