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被压扁的沙子》教学设计
一、导课:恐龙是古代爬行动物,种类繁多,体型各异,小的体长不到一米,大的体长数十米,重达四五十吨。有食肉的,也有食植物的。它们在地球上的陆地或沼泽附近生活,在地球上曾称霸一时。?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灭绝了,成为生物史上最大的谜案。它们究竟是怎样灭绝的,这一节课让我们走进《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之二----被压扁的沙子》,看看这位伟大的科幻、科普作家是怎样的一种观点。
二、认定目标:
1、了解说明内容,理清说明顺序;体会课文在组织材料上所体现的逻辑性。
2、精读课文,品味本文的语言特点;对比阅读,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激发对科学世界的兴趣,培养主动探究科学的精神。
三、讲授新课:
1、结合预习,掌握字词的音形义。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章是一篇( )
A、事物说明文
B、事理说明文
(2)、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
A、被压扁的沙子
B、斯石英
C、恐龙灭绝的原因
D、恐龙
3、速读文章:找出作者提到恐龙灭绝的两种理论
4、细读文章:找出阐述“撞击说”和“火山说”的句子并领会。
作者在阐述这两种学说时,中间有一句话,找出来,“大灭绝”“大劫难”分别指什么?
所有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5、再读文章: 作者认为研究“撞击说”和“火山说”的目的是什么?(用文中原话回答)
6、对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找出文章中的句子。
7、精读文章7-12自然段,小组讨论填充下列问题:
完成幻灯片12的问题,经过一步步填充、推理,让学生发现自己的推理结果就是阿西莫夫的结论,鼓励学生。
8、精读课文15-17自然段,概括出科学家还找到了什么证据?
9、经过分析,模拟恐龙灭绝的场景。
10、梳理文章结构,并引导学生总结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逻辑顺序。
11、速读文章,找出文章中使用的说明方法。
四、比较阅读: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这一问题在每篇文章中所“扮的角色”不同,你有什么启示?
五、结束语:
科学家能从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中产生联想,经过怀疑、推测、研究、论证之后有新的发现。同学们要从中受到启发,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学情分析?1.学生喜欢学习有挑战性,有科学性的文章,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因为科学性的文章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未知的现象,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惊喜好快乐。既可以启发心智,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通过前三课事理性说明文的学习,学生已在头脑中建构了学习事理性说明文的框架结构,即以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主线来理解说明内容。3.学生认知障碍点:推理说明方法的把握
效果分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认知方面、说明文写作方面大有提高,尤其是对说明文的严谨结构、语言的准确性,知识的丰富性上有所感悟,为地球发展史之深奥而感慨万千,从而激发以后学习知识的强烈渴望。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是全日制普通初级中学教课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单元的第3篇课文。本册书说明文阅读共两个单元,可以说重在培养学生对说明文的阅读、理解、分析的能力和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以及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感知,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提高默读的速度;能按照要求筛选信息。 《被压扁的沙子》是一篇典型的科普说明文,本篇在知识的准确性、思维的逻辑性、说明文字的准确性上都堪称精典,是学习写作科普说明文的最好范例。
评测练习
1.下列带点词语的拼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褶(zhě)皱 劫(jié)难 B.遗骸(hái) 蟾蜍(yú)
C.两栖(qī) 深渊(yuān) D.追溯(suó) 衍(yǎn)射
2.下列词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流逝 时间流逝 流失 水土流失
B.熔化 岩石熔化 融化 冰雪融化
C.导致 导致失败 倒置 本末倒置
D.漂移 大陆漂移 飘逸 白云飘逸
3.把下列句子压缩到最简形式。
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带点词语在句子表达中的作用。
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语段点将
1961年,一位名叫S.M.斯季绍夫的原苏联科学家发现,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数学_几种常见的几何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数学_初中数学第八单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数学_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英语_Unit11 Sad movies make me cry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英语_新目标七上Unit2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语文_雪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体育_武术第十一章:健身南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历史_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地理_西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物理_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道德与法治_初中思想品德 坚强意志是成功的保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道德与法治_如何做到对自己行的行为负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化学_初中化学下册第十单元《化学与健康》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历史_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地理_富饶的物产中国的近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数学_科学记数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英语_东都中学 聂根霞 Unit5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音乐_《金色的秋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地理_欧洲西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物理_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