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教师:小学学过的加法运算律有哪些呢?
学生众: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教师:谁能用字母来表示呢?
学生:加法交换律是 a+b=b+a ,加法结合律是 (a+b)+c=a+(b+c)
教师:不错。我们已经知道,小学所学的有些规律,在初中由于负数的引进而变得不成立。上节课就有一个例子,谁来说说?
教师:有关加法的规律呀。(教师及时提醒)
学生:是“两数相加,和一定大于任一个加数。”
教师:能否举个反例?
学生:如(- 2 )+(+ 2 ) =0 而 0 + 2.
教师:那么加法运算律能否在有理数的范围内适用呢?
二、实践探索 , 获取新知
上述问题一出现 , 同学们兴奋异常 , 马上 小组间互相讨论、交流 , 小组长收集、汇总,再汇报
学生:我们以数字说明。因为有理数有负数,我们计算任意两个式子如 3+ (- 2 )与(- 2 ) +3 ,根据加法法则它们结果都是 1 。说明 a+b=b+a.
教师:不错,你们利用数学的验证法来说明。看老师的几个例子.(课件出示)
(- 2 ) +3 3+ (- 2 )
(- 2 ) +(-3) (- 3)+ (- 2 )
教师:这几个例子都说明加法交换律对有理数同样适用.那么加法结合律在有理数中是否也一样成立吗?
学生:成立。如计算 [(+5)+(-2)]+ (-8)与(+5) +[ (-2)+ (-8)] 结果是一样的,都等于-5.
三、指导互动,应用创新
教师:加法运算律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众:简便运算。
例2 计算
⑴ 23 + ( -12 ) +7
(考虑两个同号的结合先加,再异号两数相加。讲解时指导学生说出每一步的根据)
(2)(-)+(-)+(-)+(+)
(考虑同分母的数先相加,讲解时指导学生说出每一步的根据)
练习:
计算: (1) (+3)+(-13)+(+7)
(+0.5)+(-0.9)+(+0.44)+(-8.1)
(3) (+)+(-)+(-)+(+)
(4) (+)+(-)+(-)+(+)
引导学生总结使用加法运算律的原则:
1、互为相反数先相加
2、同分母的分数先相加
3、能凑成整数的小数或分数先相加
4、同号两数先相加
加法运算律在生活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例3:上星期五某股民以每股20元的价格买进某种股票.下表为本星期内该股票的涨跌情况: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每股涨跌/元
+0.40
+0.45
-0.10
-0.30
-0.75
如果在本周五收盘时,该股民将这种股票卖出,那么,
他每股的收益情况如何?
(2)该股民每股的卖出价是多少?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交流)
练习:一批箱装苹果的标准质量是每箱20千克.现从中随意抽取v10箱进行检验,以每箱20千克为标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记录如下:
+1, +0.3, -0.2, 0, +0.2, -1, 0, +0.2, -0.3, -0.1.
这10箱苹果的总质量是多少?
挑战自我:把-50逐次加2,得到一连串的整数:-48,-46, -44, -42, -40,…
(1) 把-48作为这串数的第一个数,这串数中的第50个数是什么?
(2) 你能计算出这串数中前50个数的和吗?
四、归纳小结,交流共享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心得体会?或者对本节课学习还存有什么问题?大家可自由发表。
五、当堂检测
(一) 计算:(每题10分,共40分)
1、(-18)+24+(-27)+13 2、(-36.35)+(-7.25)+26.35+(+7)
3、 5.6+(-0.9)+4.4+(-8.1)+(-1)
4、(+17) + (-9)+ |-2.25| +(-17.5)+(-10)
(二) (10分) 某举重运动员在练习举重时试举了八次 ,成绩如下(单位:千克):202,197,199,203,204,198,198,191.你能否用简便的方法计算出这八次举重的总成绩
六、布置作业
课本 P55习题3.1 第2题
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学生学习基础较薄弱,学习能力还不够强.通过小学四则运算的学习,头脑中已形成相关计算规律,知道数都是指正整数、正分数和零等具体的数,因此学生可能会用小学的思维定势去认知、理解有理数的加法.但是学生已经知道数已经扩大到有理数,出现了负数,并且学习了数轴和绝对值,这些基础是学习新课的必备条件。为了学生能切实掌握所学知识,在教学中特别设计了反馈练习;对于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将作适当的延伸拓展和变式处理.
效果分析
新课开始,力求创设一种教学情境,从生活中看到数学,激活学生思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数学_二次根式的乘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数学_二次根式的乘法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道德与法治_钢铁是这样炼成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道德与法治_钢铁是这样炼成的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音乐_乘着歌声的翅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音乐_乘着歌声的翅膀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信息技术_《规划设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信息技术_《规划设计》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信息技术_初中信息技术——分析数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信息技术_初中信息技术——分析数据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数学_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综合实践_初中综合实践(劳动与技术):《创意笔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综合实践_初中综合实践(劳动与技术):《创意笔筒》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语文_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语文_云南的歌会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数学_29.2三视图(第2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数学_29.2三视图(第2课时)教学课件设计.ppt
- 初中物理_重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生物_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初中生物_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课件设计.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