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_初中思品7.3防患于未然教学课件设计.ppt

初中道德与法治_初中思品7.3防患于未然教学课件设计.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 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人以后,无心学习,经常旷课。起初还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不但不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在社会上偷窃、参加赌博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弄到钱到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名同伙竞拦路抢劫,在短短的几天中就作案三起,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你能绘制出陈某走上犯罪道路的路线图吗? 犯罪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有哪些危害? 小组讨论 苹果腐烂的过程 一个苹果腐烂的全过程_ 320x240_2.00M_h.264.flv 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人以后,无心学习,经常旷课。起初还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不但不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在社会上偷窃、参加赌博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弄到钱到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名同伙竞拦路抢劫,在短短的几天中就作案三起,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你能绘制出陈某走上犯罪道路的路线图吗? 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有哪些危害? 小组讨论 违纪 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 行为 犯罪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有哪些危害? 合作探究 1、对自己: 2、对家庭: 3、对他人: 4、对社会: 受到法律的惩罚,失去人身自由,葬送自己的前途。 让家人伤心、失望,可能使得家庭关系紧张, 甚至造成家庭破裂。 损害他人财物、导致他人经济损失,危害他人 人身安全、生命安全。 扰乱了社会治安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 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 有的学生认为:“我年龄小与犯罪无关”、“我年龄小犯了罪也不会受到刑罚处罚”。这种观点正确吗? 探究提高 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岁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岁未满十六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罪、抢劫罪、贩卖毒品罪、放火罪、投毒罪、爆炸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犯罪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有百害而无一利,我们不但要从心灵上憎恶违法犯罪,而且要在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年龄小触犯法律一样要受到处罚。 1、我国制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目的是什么? 这部法律有何作用? 2、这部法律规定的“不良行为”有哪些内容? (快速阅读课本97页) 不良行为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未成年人不得旷课。旷课不利于未成年人的正常受教育和健康成长,经常旷课影响成绩,不守校规法纪,并容易与社会上的不良分子混在一起,走上犯罪道路。 不良行为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第五款规定,未成年人不得偷窃。偷窃很容易使未成年人养成不劳而获,好逸恶劳的坏习惯。另外,偷窃会使未成年人养成漠视法律的观念,把违法犯罪当成逞英雄的“壮举”。 不良行为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携带管制刀具是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管制刀具指匕首、三棱刀、弹簧刀等。未成年人携带管制刀具危害性极大,很容易在一时冲动下持刀伤害别人。由于力弱,刀具也很容易被坏人抢去,伤及自己,因此必须严厉禁止。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五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烟、酗酒,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吸烟、酗酒影响人的身心健康,致使人颓废堕落,并诱发多种违法犯罪行为。 不良行为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未成年人擅自外出夜不归宿的,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及时查找,或者向公安机关请求帮助。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或者在二十四小时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或者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不良行为 如何避免或矫治未成年人的一些不良行为? (提示:可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 避免或矫治常见不良行为的途径: 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法律意识,自觉矫治上述行为。 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管,及时纠正其不良行为。 应当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安管理,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学校: 家长: 社会: 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人以后,无心学习,经常旷课。起初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