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中远期眼位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中远期眼位的影响因素研究 1
1、对象和方法 2
2、结果 3
3、讨论 4
文2: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相关因素研究 6
1 资料与方法 7
2 结果 8
3 讨论 8
参考文摘引言: 9
原创性声明(模板) 10
文章致谢(模板) 11
正文
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中远期眼位的影响因素研究
文1: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中远期眼位的影响因素研究
引言
间歇性外斜视(IXT)是介于外隐斜与显斜之间的一种过渡性外斜视,早期可表现为外隐斜,最终可能发展为恒定性外斜视。作为儿童时期最为常见的斜视类型,在儿童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1]。间歇性外斜视的儿童在一段时期内可维持正常眼位及双眼视功能,病程多呈进行性,随病程发展可以不同程度影响双眼视功能。间歇性外斜视矫正手术后存在较高回退率[2],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但现有结论尚不统一。本研究收集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78例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患者的术前和术后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影响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眼位的可能因素,为提高术后治愈率,获得满意的远期眼位提供临床依据。
表1术后中远期眼位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1、对象和方法
对象
回顾性研究。收集我院眼科2017-01/2018-08期间确诊为间歇性外斜视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78例,其中男32例(41%),女46例(59%);手术年龄2~16(平均±)岁;病程2mo~11a,平均±。纳入标准:(1)确诊为间歇性外斜视;(2)既往无斜视手术史及内眼手术史;(3)患者及其监护人均对手术方案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眼部器质性病变、全身系统性疾病者;(2)合并重度弱视患者;(3)伴有明显的垂直斜视、分离性垂直斜视(DVD)、眼球震颤等。本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遵守《赫尔辛基宣言》中的伦理学标准。
方法
术前所有患者均进行眼部裂隙灯、眼底、视力、双眼视功能、斜视度(经1h单眼遮盖后使用三棱镜测量患者注视6m和33cm调节性视标的斜视度)等检查,并按照Burian等[3]方法对间歇性外斜视进行分型,根据视近和视远斜视度数的差别分为分开过强型、基本型、集合不足型、类似分开过强型4种类型。根据患者斜视分型及术前斜视度采取双眼外直肌后徙术、双眼内直肌缩短术、单眼外直肌后徙+内直肌缩短术[4]。所有手术均由同一手术医生完成,麻醉方式均为全身麻醉。术后随访至12mo,其中术后3~12mo定义为中远期。采用末次随访时测得视远斜视度,参照中华眼科分会全国弱视与斜视防治学组1996年制定的斜视疗效评价标准[5]进行疗效评价,正位:第一眼位±15PD以内;欠矫:≥-15PD;过矫≥+15PD,过矫和欠矫均视为无效(≥±15PD)
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xˉ±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进一步比较采用连续校正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斜视术后眼位的独立影响因素。P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手术前后基本情况
本研究纳入患者78例,术前斜视度:视近-20~-100(平均-±)PD,视远-10~-90(平均-±)PD;术后第1d斜视度:视近-20~+40(平均+±)PD,视远-11~+55(平均+±)PD。术前集合不足型患者43例,术后中远期眼位正位者18例(42%);基本型患者31例,术后中远期眼位正位者26例(84%);分开过强型患者4例,术后中远期眼位正位者3例(75%);术前无类似分开过强型患者。不同斜视类型患者术后中远期眼位正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具有近立体视者46例,术后眼位正位者30例(65%),无效者16例(35%);术前无近立体视者32例,术后眼位正位者17例(53%),无效者15例(47%),术前有无近立体视者术后中远期眼位正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P)
术后眼位的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术后中远期眼位进行分组,术后中远期眼位),见表1。将斜视类型、术前视近斜视度作为自变量,术后中远期眼位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斜视类型(基本型)是影响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中远期眼位的危险因素(OR=,95%CI:~,P),见表2。
3、讨论
间歇性外斜视是介于隐斜与显斜间的一种过渡型斜视,部分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可逐渐发展为恒定性外斜视,而部分患者病情保持不变或好转[6]。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神经支配因素、大脑融合功能等有关。研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清远市清新区卡介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特征.doc
- 玉林市成人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doc
- 宁夏高校护生对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的认知现状与接种意愿分析.doc
- 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在引导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doc
- 声触诊弹性成像定量定性评价瘤旁组织硬度在乳腺肿瘤中的诊断价值.doc
- 超声和钼靶及MRI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doc
- 比较超声介导下经会阴及经直肠途径前列腺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doc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免疫球蛋白检验的效果研究.doc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价值.doc
- 小儿病毒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临床疗效.doc
- 助产护理方案中应用循证护理对改善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doc
- 延续护理模式在肺癌PICC带管患者中的临床研究分析.doc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与体会研究.doc
- 咳嗽变异性哮喘应用苏黄止咳胶囊联合特布他林治疗的临床效果.doc
- 人文关怀护理对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患者肝功能及预后的影响观察研究.doc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持续被动活动机训练对其术后功能恢复及关节活动度的影响分析.doc
- 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椎间孔镜BEIS技术与微创通道髓核摘除治疗的比较.doc
- 早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镜像疗法联合助力电刺激的影响分析.doc
- 微课指导下功能训练对CSM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doc
- 宫颈环形切除术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信息动机行为引导护理干预的应用分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