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早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镜像疗法联合助力电刺激的影响分析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早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镜像疗法联合助力电刺激的影响分析 1
1、对象与方法 2
2、结果 4
3、讨论 4
文2: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6
1 资料与方法 7
2 结果 9
3 讨论 10
参考文摘引言: 11
原创性声明(模板) 13
文章致谢(模板) 13
正文
早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镜像疗法联合助力电刺激的影响分析
文1:早期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镜像疗法联合助力电刺激的影响分析
我国现有脑卒中患者约1100万[1],这些患者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脑卒中已经成为全世界致残率最高的疾病[2]。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以其发病率高、预后差以及并发症多等特点,一直是脑卒中后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难点,目前针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有对称性上肢训练、强制性运动疗法、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运动想象疗法、功能性电刺激、镜像疗法、上肢康复机器人、虚拟现实技术、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经颅磁刺激和音乐疗法等,且均被证明有一定的疗效[3]。但脑卒中早期患者处于软瘫期,而现阶段临床上针对早期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以被动治疗为主,患者无法主动参与康复训练,继而导致肩关节半脱位、上肢水肿、疼痛等一系列并发症,从而严重影响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恢复[4]。镜像疗法是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一种治疗方法,近些年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中[5]。而助力电刺激是由传统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发展而来的,其能够根据患者运动的肌电信号强弱给予一个动态的电刺激补偿,从而使患者能够在辅助下实现部分功能性活动,属于功能性电刺激的范畴[6,7]。本研究将镜像疗法与助力电刺激联合应用于早期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并分析其对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以及ADL的影响,以期为临床上脑卒中后康复治疗提供一种更为优化的治疗方案。
1、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常州市德安医院康复中心住院的早期脑卒中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8]中的脑卒中诊断标准,且经颅脑CT或MRI检查确诊;(2)首次发病,且病程在3个月内,生命体征平稳;(3)年龄≥18周岁;(4)愿意配合完成本研究;(5)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有严重痉挛而未完成治疗者;(2)电刺激部位有金属内固定者;(3)有严重认知障碍、精神疾病患者;(4)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5)对电刺激无感觉或严重过敏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本研究经过常州市德安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治疗方法
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训练内容包括基于神经发育学的运动疗法、作业治疗、言语及认知功能训练、理疗以及中医传统治疗等。对照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镜像疗法:患者坐于OT训练桌前,将双上肢对称性放于桌面上,在双上肢正中间放置一面30cm×50cm的镜子,镜面朝向健侧,嘱咐患者注视健侧上肢在镜面中的影像并假想为患侧肢体,同时治疗师指导患者健侧分别做伸肘、前臂旋后以及腕背伸3个动作,每个动作训练10min,共30min。试验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镜像疗法联合助力电刺激,其中镜像疗法同对照组,助力电刺激采用日本欧技助力电刺激器(GD-601),刺激部位分别选取患侧肱三头肌、旋后肌群以及伸腕肌群,根据患者耐受阈(电流0~35mA)调整刺激强度。两组均训练1次/d,每周训练5d,共训练4周。
观察指标
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发病至入院时间、偏瘫部位、脑卒中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由1名物理治疗师和1名康复医生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评估患者上肢运动功能、ADL。上肢运动功能采用上肢bruutrom分期、手bruutrom分期、上肢简化Fugl-Meyer量表评分评估,其中bruutrom分期分为Ⅰ~Ⅵ期,分期越高表示患者上肢或手的运动功能越好[9];上肢简化Fugl-Meyer量表评分范围为0~66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越好[10]。ADL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评估,总分范围为0~100分,0~20分为完全依赖,21~60分为严重依赖,61~90分为中度依赖,91~99分为轻度依赖,100分为完全独立[11]
统计学方法
使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相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比较超声介导下经会阴及经直肠途径前列腺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doc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免疫球蛋白检验的效果研究.doc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价值.doc
- 小儿病毒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临床疗效.doc
- 小儿支气管哮喘发病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doc
- 儿童哮喘缓解期肺肾气虚证应用补肾平喘方辅助治疗的临床观察.doc
- 补肾平喘方辅助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doc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与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doc
- 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哮喘控制状况及肺功能指标的影响研究.doc
- 儿童严重移位肱骨近端骨折采用经皮克氏针固定和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doc
- 微课指导下功能训练对CSM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doc
- 宫颈环形切除术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信息动机行为引导护理干预的应用分析.doc
- 日间病房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护理措施的实施效果观察.doc
- 心理弹性对甲状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及积极情绪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分析.doc
- 老年肝癌切除术后患者活动性疼痛评估并开展护理干预.doc
- 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与雷公藤红素的制备研究.doc
- 炎症环境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对人胰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研究.doc
- 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依从性及肺功能在延续护理下的影响分析.doc
- 消化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对病情改善的影响分析.doc
- 艾滋病患者接受个性化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