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行业深度报告:三因叠加,种业困境反转可期.docx

种子行业深度报告:三因叠加,种业困境反转可期.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种子行业深度报告:三因叠加,种业困境反转可期 1?千亿市场,曾陷困境 需求萎缩+缺乏创新,近五年行业增速放缓 千亿规模,两杂为主。截至?2019?年,中国主要农作物种子终端市场规模约?1103?亿元。其中,玉米种子市场约?341?亿元、占比约?31%,稻谷种子市场约?287?亿元、占比?26%(估计其中杂交稻种约占?70%左右),是最主要的两大细分板块。 近五年行业增速放缓。我国的种子行业自?2000?年《种子法》版本后开始进入市场化发展阶段。过去?20?年国内种子?行业的发展可分为两大阶段:1)2000~2015?年:种子行业规模从?326?亿元增长至?1082?亿元,复合增速?8.3%,其?中种子费用复合增速约?7.3%;2)2016~2019?年:种子行业规模从?1096?亿元增长至?1103?亿元,复合增速?0.2%。?行业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在于:随着粮食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政策先后引导玉米及水稻调减非优势产区面积,加?之农户生产收益不佳主动弃种,需种量有所下降;另一方面,玉米育种层面自郑单?958?及先玉?335?后再无重大突破,?品种同质化竞争的情况下,种子单价受抑制。 1)需种量下降 在粮食作物库存高企、国内外价差拉高粮食进口量的背景下,我国的粮食价格政策自?2015?年年底开始转向。玉米在?2016?年取消了临储收购政策,稻谷自?2018?年开始下调最低收购价;同时,政策也分别引导调减玉米和双季水稻的种?植面积。 玉米方面:2015?年?9?月起国家首次下调玉米的临储收购价,释放玉米收储改革信号。2016?年起农业部以玉?米为重点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调减“镰刀弯”等非优势产区面积;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将玉米临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补贴”相结合的新机制,自此揭开了国内玉米的供给侧改革之路。2017?年?2?月玉米现货价低点降至?1590?元/吨,较?2015?年?12?月高点下降?24%。此后玉米商品粮价格长期低位徘徊,农户种植收益?下降抑制生产积极性。自?2015~2020?年国内玉米生产面积从?6.75?亿亩降至?6.19?亿亩,降幅达?8.2%。玉米需?种量从?2015?年的?12?亿公斤降至?2020?年的?10.6?亿公斤。 水稻方面:2018?年?1?月,政府提出要调减东北地区寒地低产区粳稻面积及长江流域双季稻产区籼稻面积约?1000?万亩,随后发改委又宣布下调水稻最低收购价。种植收益下滑使得农户水稻种植积极性不高,水稻种植面?积从?2015?年的?4.62?亿亩最低降至?2019?年的?4.45?亿亩,降幅约?3.5%(降幅较小主要系水稻可替代种植作物?有限所致)。 2)同质化品种迭出,种子价格承压 以推广面积第一的品种为标准,国内玉米品种的最近一次换代还是?2004?年郑单?958?和先玉?335?引领的。先玉?335?的盛行开启了单粒播种新时代,玉米种费从?2008?年起迅速增长。但是十几年过去了,国内推广面积前三的品种仍是?郑单?958?和先玉?335?等,玉米育种尚未实现重大突破。品种同质化竞争下,2015?年后种子价格增速放缓,2010?年?后玉米种子的?CR5?从?36.2%持续下降至?2019?年的?19.3%。 种企毛利率下行 2015?年以来种子企业的毛利率中枢明显下降。以种业上市公司为例,2004~2015?年?SW 种子板块毛利率从?22.3%提?升至?36.8%,但?2015~2020?年,国内种子供应过剩且同质化竞争严重,SW 种子板块毛利率从?36.8%降至?22.1%。?其中:1)2013?年~2020?年:5?家上市玉米种企的平均毛利率下降?19.9?个百分点,其中 登海种业的降幅最大、达?31?个百分点(主要系其子公司登海先锋的主导品种先玉?335?受仿品冲击所致),期间?2017~2018?年玉米种子毛利率回?升?2.2?个百分点;2)2017?年~2020?年,3?家杂交稻企的平均毛利率下降?8?个百分点,其中 隆平高科的降幅最大、达?14?个百分点(主要系公司?2019/20?销售季度调整品种投放策略所致)。 行业集中度明显低于全球水平 2?三因叠加,种业困境反转可期 两杂种子涨价可期 商品种子提价预期来自于三个方面:一个是种植收益转正带动农户良种投入提升;另一个是两杂种子库存去化,种子?供需格局改善,此外品种更新换代及技术革新也能带动种子价格中枢抬升。 粮价高位或提振玉米种子价格 粮价高位带动种植收益高企并向农资端传导,种子价格有望增长。复盘玉米历史价格政策,2004~2008?年为保护价?收购到临储收购政策之间的过渡期;2008?年,在国内外玉米市场剧烈震荡的国际大背景下,为稳定市场、解决东北?农民卖玉米难问题,同时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

文档评论(0)

176****794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