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职校“231”团建机制的构建和实践.doc

农村职校“231”团建机制的构建和实践.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杭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年度研究课题活页研究方案 课题名称: 农村职校“231”团建机制的构建和实践 方案包含以下内容:问题提出(包含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操作定义:研究目的与内容;研究方法(包含研究思路或技术路线、研究的操作措施及做法);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人员分工;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含已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要求:五号宋体,限5000字内,正反面印,不超过A4纸5页)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其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正能量群:农村职校培植学生内生力量的需要。 随着初升高比例的持续增长,农村职校的学生群体除了少部分有专业兴趣、渴望走升学偏门的“升学失败者”外,其主体基本由初中“被遗忘的”一族构成,他们大多缺乏明确的学习动机,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纪律观念和自我约束力普遍较差。因长期缺乏积极向上和具有感染力的正能量群,累积并形成了以慵懒散为主要特点的“独特气候”。为了更好的提振职校生的“士气”,让他们在积极阳光、健康向上的环境中成长,迫切需要有意识地培植具有正向引领作用的内生力量,以产生“用一个人去影响几个人,用一群人去带动一批人”的教育效应,以期唤醒学生的学习意愿、点燃学生的激情和梦想、激活学生的内在动力。 2.团员意识:农村职校保持团员先进性的动力源。 农村职校学生年龄特点决定了其对各类信息的敏感性,在信息纷杂的时代,极易受西方文化思潮、不良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的干扰和影响,团员学生也不例外。在各种思潮的冲击下,有的团员理想信念动摇,有的团员意识逐渐淡化,把自己等同于一般学生,干工作怕吃苦,对好处斤斤计较,对存在的问题认识不足,对歪风邪气不敢抵制和斗争,是非观念不强,感情用事,凭个人好恶、得失看待和处理问题,等等。团员队伍的整体表现不尽如人意,团员与非团员的区别度下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共青团组织的先进性和吸引力。切实加强农村职校共青团工作是履行四项基本职能的必然要求,也是共青团组织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3.团建机制:整体优化农村职校团员素质的着力点。 整体提升农村职校的团员素质,必须转变“重发展、轻培养”的团建工作现状,从团员队伍建设的工作机制上下功夫,持续跟进团员意识教育和作用发挥,加强农村职校团员的思想教育,唤醒团员自信、重塑团员形象、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确保团员群体成为农村职校德育工作中的最具活力和感召力的内生正能量。基此,课程组根据本校特点,采用党团联动的方式,以团建机制重构为着力点,着力整体优化农村职校团员素质。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对农村职校德育工作具有正向引领作用。 学生团员是学生队伍中的先进群体,建设好、发挥好团员群体的组织、思想和品德优势,对农村职校德育工作具有强大的正向引领作用。对团员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是党对共青团的要求,也是共青团的基本任务。共青团的政治性组织特点、青年组织特有优势和“寓教于活动”的工作特点,决定了它在农村职校学校德育中的独特优势,在加强和改进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共青团组织没有理由不走在前列。 2.为农村职校人才培养打造“先锋”群体。 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农村职校是我国职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面向经济社会建设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职责。中职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是否具备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产业大军的整体素质,既关系到当下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效率,更关系到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大局。以我校为例,学生团员占到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学生绝大多数毕业后将直接跨入社会,成为产业大军的重要成员。由此可见,整体提升农村职校的团员素质,就是为农村职校的人才培养打造“先锋”群体。 3.为农村职校创新开展团建工作作出新尝试。 2014年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对职业学校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加强职校基础团务规范建设和团员意识教育。进一步规范中职学校的团员发展工作,科学控制数量,提高质量,加强团队衔接。严格执行戴团徽、唱团歌、举团旗和“三会两制一课”等制度。广泛开展主题团日活动。探索建立学生团员的电子团籍管理,研究毕业学生团员的团组织关系转接办法。编写《中学生团课课程标准》、《中职学校优秀社团活动100例》,制定《中学共青团组织建设大纲》、《中职学校团支部工作实务操作手册》等,在这种背景下,课题组结合农村职校实际,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基础上,以有效提升农村职校团员素质为指向,整合、优化和创新农村职校的团建机制、方法、路径等研究,对同类学校的团建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讨论了在进一步治理整顿、深化改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