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习困境中的孩子”培育策略研究.doc

农村“学习困境中的孩子”培育策略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让每朵花儿红起来 ——农村“学习困境中的孩子”培育策略研究 【摘要】 “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本校是1956年创办的一所单设初级中学,离城镇较近,再加上条件与城镇相比,我校显得较为陈旧和简陋,因而我校学生大多数是城镇学校筛选下来的,生源较差。学校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校领导率领教职工不怨不忧,满怀信心,艰苦奋斗,科学育人,把爱洒向全体学生,提出“转化一个困难生与培养一个优等生同样光荣”的口号。形成“人的天赋就像水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的共识。本文针对“学习困境中的孩子”的现状,经过调查、研究、帮教,孕育出了“三个有新意的教育观念”,即无差生教育观、教育渐进观、共生发展观。进而采取了五种实践培育策略:1、“困难援助、人生引路”的培育策略;2、“互助互学、共同成长”的培育策略;3、“学习英模、搭建平台”的培育策略;4、“放慢脚步、开启自信”的培育策略;5、“因人制宜、梯架推进”的培育策略。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不同程度帮他们“架梯子上楼”、“搭架子上墙”、“垫基础造房”,铺设不同的台阶,使学生拾级而上。用爱心去点燃学生内心的希望之火,使他们在健康活泼、快乐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中,陶冶美好的心灵,对明天充满希望,并以积极的态度奋发进取,不断追求。 【关键词】 农村初中 困境孩子 培养教育 策略研究 一、课题的产生 你听说过升初中入学考试语文和数学两门课加起来只有26分的学生吗?你遇见过差生面竟达60%以上的学校吗?前些年,我们学校的状况就是如此,这是我校的历史事实。于是乎,好的学生往外流,即使来校就读的学生也不安心,丧失信心。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思想也有一些波动,有的教师托关系找路子,拼着老命往城里钻。我们伤心过、犹豫过,但更多的是思考、是调查,想法子改变这一切。 我校位于城乡结合部,在农民的经济逐步活跃的同时,进城打工的外来务工人员也大量集中在本地区。经济的发展,招生制度的相对开放,使得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家长把子女送进城里学校就读,外来务工子女城里学校进不了,只好选择我们学校。“学习困境中的孩子”成了我校的“主流”。学校对门刚好有一家废纸回收站,前几年,社会上就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两个“废品”门对门,一个收废纸,一个收“废人”。为此,如何培育好“学习困境中的孩子”成了我们研究课题。通过几年来的调查、研究、实践、思考,我们看到了希望,充满了信心。下面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所发生的几个案例。 (一)从“一支烟导致火灾”引发的思考 记得2006年开学不久的一天早上,突然从学生宿舍楼外传来了宿管员“救火,快快,救火!”的大声叫喊声。我们慌忙赶过去,看到男生宿舍二楼外“硝烟迷漫”,一股恶臭扑鼻而来,师生们不知道怎么一回事;后来一查原来是男生207寝室张某早上起来就在床上抽烟,不小心将烟蒂扔在床上,当时刚好铃声已响,于是他匆匆忙忙离开寝室到教室上课去了,结果未灭的烟蒂引燃了棉被,直至烧到寝室外,幸运的是宿管员在锁大门时能及时发现,最后只烧了4张床、1台吊扇和同寝室学生棉被及衣裤。小小年纪不仅学会了抽烟,还烧了寝室,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需要用什么方式来进行教育。 (二)从“恶作剧致使打架”引起的思考 这是发生在教室的一幕,一天下午,女生小陶与往常一样,认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当她照旧坐下去时,好像什么东西粘到裤子上,一看有一块口香糖残渣放在凳子上。她知道是后面坐的那位常喜欢捉弄她的陈某,朝他严厉地看了一眼,可他还在笑,似乎在为这次的成功而感到自豪,而这位女生还是忍气吞声地继续听老师讲课,后来老师又叫她到黑板上做一道数学题,刚走出位置,同学们都哄堂大笑,她不知是怎么一回事。旁边的女生把贴在她背上的一幅“乌龟图”撕了下来给她看,她非常恼火,冲过去双方竟然打了起来,把整个课堂气氛也搞砸了,下课后,课任老师把这位男生叫到领导办公室,气呼呼地说:像这样“朽木不可雕”、“顽石不成材”的学生,应该怎样处理? (三)从“乐观开朗变成闷闷不乐”引发的思考 有位名叫李英的初二女生,她乐观开朗,平时嘻嘻哈哈,人缘极好,可有一段时间她闷闷不乐,不声不响,作业马马虎虎,问题出在哪里呢?于是班主任叶老师连续找她谈话,可是她不是回避,就是低头不语,那个善言开朗的她荡然无存了。突然有一天她向班主任请假,说她妈妈病了,她得去医院照顾她,后来她还说“不想读书了”。我心理探源:像这样一位心地善良、性格开朗的女学生是什么使她产生弃学的念头?我怎样才能让她开口说话?我怎样做才能点亮她心灵的那一盏灯?看着一双渴望的眼睛,感觉肩上的责任愈加沉重了。” (四)从“一则周记”引起的思考 三(4)班王某在去年周记上写道:“我是深夜水流里的一叶小舟,颠簸漂流,任风浪将我抛入漩涡,岸上沉睡的人们,听不到我的呼救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