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3年宏观经济专题研究 美联储上调通胀目标的条件不充分也不必要
一、热点思考:美联储会上调通胀目标吗?
(一)2%通胀目标的历史渊源及其合理性
通胀目标制是央行维持物价稳定的一种策略。明确实施通胀目标制的中央银行数量已达到 34 家(如果包含隐性通胀目标,数量为 74 ①)。1989 年 12 月,新西兰央行首开先河,宣 布实施通胀目标制。紧随其后的是加拿大银行(1991 年)和英格兰银行(1992 年)。按照 英格兰银行中央银行研究中心(Centre for Central Banking Studies)的统计,截止到 2012 年初,共有 27 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实施了明确的通胀目标制②。美国、日本和印度分 别在 2012 年、2013 年和 2016 年采用。至今,明确实施通胀目标制的央行为 34 家。 根据历史通胀水平,不同经济体设定的通胀目标不同,部分也会进行动态调整。自实施以 来,英格兰银行、欧央行、美联储和日央行的通胀目标都是 2%,但含义略有差异。比如欧 央行是“略低于”2%,日央行是“略高于”2%,美联储初期是 2%,2020 年后采用了“平 均通胀目标”,所以是一段时间内“平均”2%。
在“零利率约束”的背景下,2%通胀目标还有助于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创造空间。在 2012 年 确定 2%通胀目标之前,美联储内部进行了充分的讨论,1.0%、1.5%、1.75%和 2%的意见都 有,但 2%明显占优,其次是 1.5%。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前主席认为,2%的通胀目标有助于 平衡美联储的双重使命:它既足够低——与价格稳定的使命保持一致;又足够高——可以 在利率触及零下限之前提供足够的降息空间,以维持美联储追求充分就业的能力③。
实施通胀目标制的一个背景是上世纪 70 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在金本位和布雷顿森林体系(金汇兑本位制)下,黄金是货币价值的“锚”。1971-73 年,随着布雷顿森林 体系的瓦解,国际货币体系进入纯信用的“美元本位”时代,汇率也因此进入浮动汇率时 代。一篮子物品价格就是货币价值新的“锚”,其对应的就是通胀目标制。在经济学理论 上,新古典学派和“理性预期”理论也为通胀目标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十多年来的经验证明,通胀目标制有助于提高政策透明度和可信度,进而有利于物价稳 定。但是,它并非没有缺陷。尤其是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货币政策目标是否应该 包括资产价格就是持续被讨论的话题。这至少说明,通胀目标制是有局限的。所以,并非 物价稳定了,货币当局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关于物价稳定目标的局限性,日央行或许算得上“先知先觉”。上世纪 80 年代,日本一直 处于低且稳定的通胀环境中,1982-89 年 CPI 通胀的均值为 1.59%。1985 年“广场协议” 后,日元升值进入“快车道”,加剧了日本“输入性通缩”的压力。日本政府因此出台了 扩张的财政、货币政策,资产价格泡沫愈演愈烈。80 年代后半期,6 大城市土地价格和东 京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涨了 2 倍。1990-91 年,股市和地产泡沫依次破裂,叠加人口老龄 化,日本经济陷入长期通缩困境。所以,1997 年新《日本银行法》规定,日本银行的理念 是,“通过实现物价稳定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简言之,物价稳定是工具,不是目的。 市场关注的一个焦点是:美联储是否会上调通胀目标。市场怀疑:在基本面韧性持续超预 期和劳动力市场“非常紧张”的背景下,美国的通胀能否回到 2%?上调目标至 3%不是更 容易实现?这样一来,美联储也就不需要人为地“制造”一场衰退了。我们认为,美联储 上调通胀目标的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概率微乎其微。
(二)美联储上调通胀目标的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可能性微乎其微
1.修订程序:上调通胀目标需修订《长期目标和货币政策策略声明》,前期还需经过长期 论证和多轮国会听证
美联储的诞生反映了 20 世纪初美国政治-意识形态的撕裂和权力斗争的激化①。1913 年 《联邦储备法案》(Federal Reserve Act)授权成立美联储,其背景是 1907 年金融恐慌。 1907 年恐慌后,美国政商界掀起了一轮关于货币与银行改革的大辩论,中心议题是如何 增加货币供给的弹性。参议院议员奥尔德里奇领导“国家货币委员会”(National Monetary Committee,NMC),耗时 6 年,推动《联邦储备法案》在 1913 年底获得国会通过。在“一 战”的催化下,1914 年底,美联储正式运行。 百余年来,《联邦储备法案》都经过了几次重大修订,美联储制度和政策框架日臻完善。 大萧条期间的《1933 年银行法》授权设立了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1935 年银行 法》拓展了联邦储备理事会(FRB)的权力,提高了 F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1960年来美国经济9次衰退的比较.docx
- 2023年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2022年财政回顾与2023年财政政策展望.docx
- 2023年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宏观指标对市场定价趋势与反转特征分析.docx
- 2023年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美国消费低位反弹,高利率背景下反弹力度有限.docx
- 2023年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四川经济增速快于全国_清洁能源优势尽显.docx
- 2023年宏观经济专题研究 2023年财政政策力度明显收敛.docx
- 2023年宏观经济专题研究 2023年美元指数展望.docx
- 2023年宏观经济专题研究 2023年资产配置建议先债券后商品.docx
- 2023年宏观经济专题研究 房地产经济测算.docx
- 2023年宏观经济专题研究 金融体系可能有哪些“雷区”.docx
- 2023年宏观利率展望 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有望回升.docx
- 2023年宏观年度报告 外需趋弱_更需倚仗内循环.docx
- 2023年宏观年度策略报告 GDP目标_增速仍然在5%左右.docx
- 2023年宏观年度策略报告之大类资产篇 结构性机会依然凸显.docx
- 2023年宏观年度策略报告之海外经济篇 表观衰退、实则滞胀.docx
- 2023年宏观年度策略报告之通胀形势篇 物价维持可控水平.docx
- 2023年宏观视角下能源框架、长周期回顾与展望 油价中期或高位高波动.docx
- 2023年宏观专题研究报告 硅谷银行资产端激进配置积蓄风险、负债端存款流失暴露问题.docx
- 2023年湖南黄金研究报告 自有矿山具资源优势.docx
- 2023年互联网金融行业研究 行业迈入合规发展期_数字化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