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增广贤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①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② ③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 茅店 社林 边,路转溪桥忽见 。
④ ⑤ ⑥ ⑦
【注释】注释
①选自《稼轩词编年笺注》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 年版).西江月,词牌名。黄沙,即黄沙岭,在今江西上饶西。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南宋词人。
②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③鸣蝉:蝉叫声。
④旧时:往日。
⑤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⑥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⑦见:同“现”,显现,出现。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
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 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
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 《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
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
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
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写作背景
【 】
辛弃疾在南宋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
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他被弹劾罢官,回到带湖
家居,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
句解
【 】
明月别枝惊鹊 , 清风半夜鸣蝉。
词的前两句,由六个名词词组组成,描绘出了一幅清新的乡村夏日夜景:夜空晴朗,月亮悄悄升
起,投下如水的月光,惊起了枝头的乌鹊;夜半时分,清风徐徐吹来,把蝉的鸣叫声也送了过来。以
动衬静,表现了乡村夏夜的宁静和优美。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路旁的稻田里,稻花飘香,预告着又一个丰年的到来。田里的青蛙也耐不住寂寞,阵阵叫声此起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洪应明》
1 / 7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彼伏,连成一片,写出作者热爱自然,夏天的生机勃勃。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月光下,嗅着稻花的香味,听着蝉鸣蛙叫,轻松愉快的词人继续信步前行。抬头望空,“七八个星”
挂在天边,稀稀落落,原来星星们都叫乌云给遮挡住了。突然,山前下起小雨来,“两三点雨”滴落
到了词人身上。
这一来,刚才还闲情逸致的词人不禁有些着急了。夏日的天,说变就变,也许一场倾盆大雨就会
继之而来呢?他加快了脚步,赶着寻找避雨之所。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从山岭小路转过弯,过了一座溪桥,就在土地庙旁的树林外,一座茅屋现在词人眼前。高兴的他细细
一看,竟然就是从前落过脚的那家小店! “社”,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赏析】
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公元 1181 年 (宋孝宗淳熙八年),
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开始到上饶居住,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
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因而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词中所说的黄沙岭在上饶县西四
十里,岭高约十五丈,深而敞豁,可容百人。下有两泉,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余亩。这一带不仅
风景优美,也是农田水利较好的地区。辛弃疾在上饶期间,经常来此游览,他描写这一带风景的词,
现存约五首,即:《生查子》(独游西岩)二首、《浣溪沙》(黄沙岭)一首, 《鹧鸪天》(黄沙道
上即事)一首,以及此词。
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前两句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
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鹊儿的惊飞不定,
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