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川陕楚政区的行政建置与管理.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代川陕楚政区的行政建置与管理 徐云对中国帝国的内部结构说:“一个体系是一个最终网络,它将是一个细节和坚实的结构。”。然而在发展过程中,纲目之间,必有体系所不及的空隙。这些空隙事实上是内在的边陲。” 作为清廷重点关注的区域之一,川陕楚交界之“南巴老林”地区(本文称“川陕楚边区”),就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典型的内地边缘。其地处陕西、四川、湖北三省交界,山峻河险,五方杂处,管理松散,流民起事频发。为加强统治,康熙中期以后,清廷不断增兵置弁,添员设治。其中,道光元年(1821)添设砖坪、白河、城口三厅和太平一县,并定为边缺,就是一宗典型的案例。本文即以砖坪等厅、县的设置为例,探讨此次设治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考察清代地方行政的决策程序及央地之间的互动关系,窥探统治者的边区理念和治理措施,进而深化对内地边缘统治模式的认识 一 延边主期:清官府设置治置官 四川、陕西、湖北三省交界之地,“边境毗连,犬牙相错,实为坤舆之奥区”。揆其形势,“高山长林,绵亘千数百里,弥望蓊郁,竟日不见人烟” 迨明代中期,随着人口繁殖和土地兼并加剧,数以百万计的民人涌入南巴老林地区,烧山毁林,耕田垦荒,遇有歉收,即聚集起事,对当地秩序造成很大的冲击。在经过严厉封禁和多次镇压无果后,明朝官府被迫设治置官,派员巡抚郧阳,并析襄阳府西部建郧阳府,割竹山尹店、郧县南门堡、洵阳白石河,设竹溪、郧西、白河三县,“流寓土著参错以处,自是房竹以东山荒浸辟” 清朝入关后,沿袭明制,仍设郧阳巡抚,下辖府州县,管理川陕楚三省交界地方。然受明末清初战乱之影响,此地人口锐减,社会动荡不安。从康熙年间开始,清官府一边创设招徕馆,“招募客民,于各边邑开荒种山” 经过诸多调整,边区仍属辽阔,“其所产铁矿、竹箭、木耳、石菌,其所宜包谷、荞豆、燕麦,而山川险阻,地土硗瘠,故徭粮极微,客民给地主钱数千,即可租种数沟、数岭” 乾隆末年,川陕楚边区爆发了规模浩大的白莲教起义,前后持续七八年时间,极大地冲击了清朝的地方秩序和专制统治。在此期间,清廷一面遣将增兵,平定叛乱,稳定统治秩序,一面设官分职,调整建制,加强地方治理。嘉庆五年(1800),陕甘总督长麟具奏,五郎关层峦叠嶂,道路纷岐,易于藏奸,应于此地设立总兵一员。后经皇帝批准,赐名宁陕镇,以为省城屏障。而与宁陕镇同城之五郎厅,原为抚民通判,等级较低,遂升格为抚民同知,改名宁陕厅 二 添设大员,专兼训察 白莲教起义后,清朝官府或鼓励移民,垦殖山林,或安置兵丁,拨地屯垦,成为南巴老林历史上开发最快的时期之一 卓秉恬,四川华阳县人,嘉庆七年进士,授职翰林院检讨。十二年典试陕西,亲临战乱重灾区,加深对当地形势的认知 老林区画之策,不能即一隅而专谋之,必当合三省而共议之。似须于扼要之地,专设大员控制……查郧阳地方,明季曾设抚治大员,嗣经裁撤,想彼时人烟稀少,因时制宜而然。今我国家休养生息垂二百年,生齿日以繁,荒芜日以辟,故凡有山厂可以营生之处,势难禁其聚集,若不妥为措置,必致日久生事。 应“敕下三省督抚确勘情形”,仿明代郧阳巡抚之例,于川陕楚边区添一大员,居中掌控,“庶老林皆乐土,而棚民悉安业” 是时距白莲教起义最终平定才过去十多年,距发生于京畿并与白莲教密切相关的天理教事件更是不几年之事,乾隆四十七年出生的道光帝对此有深刻感受。因此看到卓秉恬所奏老林问题,道光帝就立即颁旨:“卓秉恬奏川陕楚老林,地连三省,无业之民侨寓其中,易致滋事。宜如何弹压抚绥之处,著蒋攸铦、朱勋、毓岱确勘情形,悉心筹画,会同定议具奏。” 经过协商,三省督抚认为,添设大员一事并不合宜,原因是: 老林多在层峦叠嶂之中,若由山内穿直迳过,则逾岭越涧,朝陕而可暮楚。若由山下平地而行,则绕道迂回,旬月方能出境。是以管辖山阳之州县隶川,而管辖山阴之州县隶楚,山之南属楚,山之北又属陕矣。盖犬牙相错,限于地势,不能不各就所近分立疆界……此时之郧阳老林以外已无不耕之土,与明季之一片旷地、未经开设府县、亟须籍流寓而实户口者,情形亦不相同,似可毋庸多设员弁,方资控制。 但也承认,南巴老林地区确实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近年以来,“老林开垦日广,外来客民户口日增,五方杂处,讼狱繁多,且风俗剽悍,山深路险,极易藏奸”。而县与县相距近千里,“实有耳目难周之势”,“自应于两省交界州县相距较远之处,添设文员,以资治理,庶查察易周,而声势可期联络” 具体查勘过程,分四步进行:第一步,派遣得力属员,实地勘察,熟谙情势。第二步,委员们齐赴适中之地,绘图贴说,酌议办法。第三步,分呈藩臬二司,再予核议,草定章程。第四步,督抚会商,确定章程,进呈御览 办法商定后,三督抚即饬委陕安道道员严如熤总其事,并各派委员前往查勘,陕省委派平利县知县陈元杰、代理西乡县知县方传恩,川省委派保宁府知府徐双桂、忠州知州李绍祖,楚省则派委郧阳府知府倪汝炜

文档评论(0)

lgjllz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