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玉的功能与演变
在2008年左右的内蒙古兴隆洼遗址中,发现了墓主人的耳部周围出现双重耳朵的玉鸡。这些玉鸡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耳朵。关于远古时期人们为什么要佩戴玉玦, 叶舒宪教授的《玉器起源神话学分析》一文中提出佩戴玉玦之风来源于信仰, 他认为玉玦的制作工艺复杂, 先民们佩戴玉玦的目的不只在审美和装饰方面而更在于重要的信仰和神话观, 没有一定的信仰作为支配性要素, 先民们不至于投入到当时如此消耗精力和智慧的生产之中。
在古代有三种东西都称“玦”, 同名不同物, 除了我们作为耳饰的“玦”以外, 还有戴扣之玦和扳指之玦。我们这里所讨论的是作为耳饰的“玦”。玦, 在《古玉图考》中载“一种如环而有缺的玉器称为玦”, 汉《白虎通》中载“玦, 环之不周也”《西阳杂俎忠志》中载“玉玦, 形如玉环, 四分缺一”, 由此, 玦, 是一种环形的有缺口的玉器。玉玦的外形为什么如此?有以下原因:一方面环形有缺口的器形最适合作为耳饰佩戴, 现代耳环的造型就是由此演变而来。另一方面是来自于对蛇的信仰, 在远古时期先民靠天吃饭, 充足的雨水会使他们口粮充沛, 雷电是下雨前经常出现的自然现象, 由于先民人对自然现象缺乏认知, 闪电的形态与他们经常见到的蛇极为相似, 所以他们认为闪电是蛇, 送给他们雨露使得他们得以生活, 从而产生崇蛇信仰, 认为蛇是他们的神灵。再一方面是对于生殖器官的崇拜。远古时期生产力低下, 人作为最主要的劳力, 只有人丁的兴旺才能使得一个家庭, 一个部落得以兴旺发达, 因此玦的环形外轮廓象征着女性的子宫, 侧缺口象征着女性的阴道, 他们希望带上玦了以后能够多子多福。
玉玦的各部分器型有专业的术语, 在《尔雅·释器》这样解释:“肉, 边也, 好, 孔也。中间的孔称为“好”边缘的玉石称为“肉”, 依据玦肉的多少, 玦的单个形分为肉小于好形态, 有肉好相等的形态, 肉大于好的形态。玦的外观器型大致可分为这几类:扁体环形玦, 扁体环形玦是兴隆洼文化玉玦最典型的器形;圆管形玦, 圆管形玦外形似圆管体, 一侧有纵向切口, 这种玦出土的数量少;圆珠形玦, 圆珠形玦外形似珠子, 侧部有切口;人形玦, 人形玦主要出土于台湾台东县卑南遗址出土。凸纽形玦, 凸纽形玦是指考古发现的器外缘带有凸纽装饰的玦, 多为玉质, 分布于两广台湾地区。兽形玦, 兽形玦以鸟形、龙形、兽形为轮廓的玦, 装饰精美, 作为配饰或礼器, 彰显主人身份。
玉玦的佩戴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是将玦直接穿过耳孔佩戴。对于当代人来说打一个耳洞穿过玦的耳洞似乎是太大了, 但从现存原始部落资料来看, 在耳垂上穿挂又大又重的耳饰, 把耳洞拉的很大实例是很常见的。在东南亚国家的一些土著人至今佩戴玉中国新石器时期相似的玦饰。第二种是将玦戴与耳轮之上。有学者认为, 从出土位置看, 有的玦放置于墓主人耳轮周围, 并且朝向耳轮方向, 故推断应是这种佩戴方式。第三种是用绳穿系于耳部佩戴, 这种说法的依据是在江西大洋洲尚待大墓中出土的20尖玦饰, 玦口对应顶部有小孔, 放置于墓主人耳垂附近, 有此推论玦为穿绳系于耳洞或耳轮之上。随着时代的发展, 玦的功能发生了改变, 它不仅仅作为一种耳饰, 它作为一种配饰出现, 比如妇好墓出土的卷龙玦, 它出现在墓主人的胸前, 并且玦上有两个孔, 那么我们可以推论出他在这一时期已经是作为配饰, 除了作为配饰以外, 他还作为信器出现, 在《荀子·大略》中载“聘人以珪, 问士以璧, 召人以瑗, 绝人以玦, 反绝以环”派使者到诸侯国去问侯人用珪, 去作国事访问用璧, 召见人用瑷, 与人断绝关系用瑗, 召回被断绝关系的人用环。著名的鸿门宴上, 范增曾三次以所佩玉玦为符号, 表示决断的意思, 暗示项王要当机立断杀掉刘邦。随着时代的发展, 玉玦早已经退去了它原始的功能, 它作为我们中华民族一种文化而存在, 玉玦所传递的文化意义值得我们继续探索研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照护.pptx VIP
- 电力设计软件:CDEGS二次开发_(6).CDEGS模型创建与编辑.docx VIP
- 《县级(区域)医疗资源集中化运行规范 第2部分:医学影像会诊中心》.docx VIP
- 国有企业内部薪酬分配指引(2025年).docx VIP
- 铁路线路防护栅栏 通线(2023)8001.docx VIP
- 电力系统设计软件:CDEGS二次开发_(5).CDEGS模块深度应用.docx VIP
- 2025年银行业专业人员初级职业资格考试(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2021年自考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pdf VIP
- 本科药理学教学大纲(72学时).doc VIP
- 2024年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含答案.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