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颉墓志本《张枳行状》新考
张晨是明朝康复协会首领张虎的养子。他的亲生父母是沈成和薄少君。明朝万历年间。张忱是沈承的遗腹子, 其母薄少君在沈承周年忌日死去, 当时张忱未满一岁, 此后便由张溥抚养。张采《张殇童矿铭》记载张溥此时并无子嗣, 为此子取名张忱。
一、 张采关于张浚卒年及出葬事
关于张忱卒年的具体时间, 笔者认为应是崇祯五年 (1632) 五月前。《张溥年谱》 (以下简称《年谱》) 载:“崇祯五年, 壬申 (1632) 。……冬, 所抚子忱殁于京。”
张忱的入葬事宜都是张采所办, 故张采对于张忱的卒年具体时间必是十分了解。张采《张殇童矿铭》载:“天如贻书悲痛, 托以成礼葬, 或请祔亡女矿。予曰:‘下殇合葬, 魏世见讥礼家, 不可。’……乃择太仓西区一都之原葬之。”
张溥在崇祯五年 (1632) 离京归家葬父, 不过, 张溥应是在此年夏五月之后离京, 否则张溥可以亲自归家安葬张忱, 不必请张采帮助。张采和黄道周都有文记载张溥离京之事。张采《庶尝天如张公行状》载:“壬申, 请假归。营卜宅兆, 葬其父虚宇公。手自卒瘏, 未尝屑屑问诸兄弟。”
二、 天启五年1334年
据笔者考察张溥《先考虚宇府君行状》 (以下简称《先考》) 作于其归乡之后, 崇祯七年 (1634) , 而非崇祯五年 (1632) 冬。《先考虚宇府君行状》载:“先君生于嘉靖丙辰之四月三日, 没于万历丁巳之四月四日, 享年六十有二。”
据上, 张溥《先考》写于崇祯七年 (1634) , 此时张忱已卒约二年之久, 故《先考》中虽然记载张忱之事, 并不表明此时张忱仍活于世。《先考》载: “又孙男忱聘戊辰会魁张公采女;孙女一, 即许张公子临, 皆溥所抚。若夫忧患隐约, 邑人知之, 溥不具书。夫固曰:幅巾待尽, 以孝终始。先人之志也。”
张溥《哀薄少君兼感忱儿赋痛》当是作于崇祯七年 (1634) 十月薄少君的忌日。其诗为:
百律鹃红烛已灰, 贞心夜夜变风雷。
灵归何处看儿死, 诗到于今似古哀。
此日碧镂知断绝, 十年绣褓幸招来。
横悲只逐东流水, 梁孟坟边思子台。
首先从诗题《哀薄少君兼感忱儿赋痛》来看, 此诗当是为薄少君而作, 由于张忱是薄少君亲生儿子, 同时也是张溥视为己出的养子, 故此一并咏叹。张忱的亲生父母沈承和薄少君相敬如宾, 犹如梁鸿、孟光。沈承四十余岁早卒, 薄少君作“百首”悼亡诗, 在沈承忌日也随之而亡。 (按:《续修四库全书》本沈承《即山集》所附薄少君悼亡诗为81首。) 张溥《即山集序》载:“记甲子孟冬吾友君烈之大别也。……至君烈中弃, 孺人昼夜擗摽, 甘心灰没, 赋悼亡诗百首, 愁怨悲慄, 痛逾柳下之诔, 侵染成疾, 殒其身躬。计去君烈之亡裁余一年有一日耳。”
据笔者考察张忱的生年应是天启五年 (1625) , 而非张采《张殇童矿铭》记载的天启四年 (1624) 。故崇祯七年 (1634) 张忱十岁, 此正与张溥诗中所言“十年”相符。张三光《沈君烈轶事》载:“君烈病痢忽剧, 匍匐终场, 复报罢归卧。再月竟逝。当是时, 薄少君妊七月矣, 阅百日而产一男。周君烈亡忌, 少君亦逝。”
吾娄前故有沈君烈者, 名承, 亦才士。试辄高等, 三居第一, 声价蔚起, 四方高才, 皆与结社, 竟于甲子下第死, 年四十余。未几, 妻薄氏死, 一子襁褓, 天如张公, 时为诸生, 怜而育之。后七岁, 携至京, 亦病死, 竟斩其后。
文中所云“后七岁, 携至京, 亦病死”, 正是指张采崇祯四年 (1631) 送张溥家眷进京之事。故崇祯四年时张忱七岁, 则他应是生于天启五年 (1625) 。
综上, 张忱生于天启五年 (1625) 一月左右。崇祯七年 (1634) 时, 张忱十岁, 与张溥诗中所说“十年绣褓幸招来”相吻合。故张溥《哀薄少君兼感忱儿赋痛》当是作于崇祯七年 (1634) 十月薄少君的忌日。张采作《张殇童矿铭》时或是因张忱为沈承的遗腹子, 误认为其出生于沈承的卒年——天启四年 (1624) 。
三、 张机构及其在贞时的材料考辨
张采在张溥卒后将其女张在贞许配嘉定侯檠, 但《太仓州志》记载其女为吴孙祥妻。《年谱》怀疑侯檠早夭, 未举出实证。笔者在《康熙嘉定县志》发现苏渊《节妇夏氏传》中有关于侯檠早夭的记载。其文为:“夏氏, 名淑吉, 云间夏考功允彝女也。年十九归太学侯歧曾仲子洵, 二十一而寡, 有子檠甫期岁。……迨事稍平, 所生藐孤才而忽夭, 遂弃人事入死门。”
《年谱》中在论及张溥之女张在贞时, 引用了《太仓州志》中一则相关材料。据笔者考察相关材料有两则, 且二者有冲突之处。笔者赞同《年谱》中关于张在上和王氏的结论, 兹就二则材料重新加以考辨论述。
兹将二则材料录出, 《年谱》所引《太仓州志·艺文》的内容为:“张在贞、王静纨《月窗合稿》。张氏, 溥女, 吴孙祥室。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行测秒杀技巧.docx VIP
- 9706.1有源医疗器械检测用-GB_T 42062-2022风险管理报告.docx VIP
- 2025年河北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FIDIC-咨询协议通用条款-2006第四版-中文翻译.pdf VIP
-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4年修订).pdf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pdf VIP
- 横河(Yokogawa)uR10000、uR20000通信接口使用说明书(中文).pdf
- 2024版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上册全册各单元重点知识点清单(默写).pdf VIP
- 幼儿园食育课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价值与路径研究.docx VIP
- BAKERHUGHS旋转导向简介教学.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