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理想状态下的君相矛盾问题研究
一、 理想状态的内涵
传统史学直接以经验现实为研究对象,建模研究首先以经验现实为对象,建立理想状态,然后是理想状态的历史点。
历史率积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现实本身是一片混沌的神秘经验整体’, 理想状态则是与经验现实相对而言的纯粹形态。经验现实以现象为中心, 内涵多而外延少;理想状态以理想量为本位, 内涵少而外延多。换言之, 经验现实若比雕版印刷之雕版, 理想状态则如活字印刷之活字。理想状态思想既实践了卡尔·马克思‘最大的矛盾’的‘主要矛盾’思想, 又超越了马克斯·韦伯‘尽可能展现完备之意义妥当性的概念单位’的‘理念型’方法。理想状态不是对历史表象的经验描述, 不是对历史过程的假设猜想, 而是对历史线索的高度纯化。因而理想状态在经验现实中并不存在, 亦不要求接近经验现实。”
因此, 本文所研究的君相矛盾, 是理想状态下纯粹意义上的君相矛盾, 因而经验现实中对君相矛盾不构成本质上的决定因素和约束力量, 在理想状态下一律不予考虑。这本身也是秩序理想状态的含义所在, 在秩序理想状态下, 君相秩序是一种“近代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纯粹秩序”, 它独立于个人情感、人际关系、性格因素和贫富贵贱之外, 是一种实验室意义上的研究对象。
二、 “中国丞相,代不相同,然相即变”
李俊先生在其著作《中国宰相制度》中高度概括了帝制中国宰相制度的演变过程与规律, 其认为“中国宰相制度, 代不相同, 然相因而变, 有其趋势, 亦有其法则。趋势维何?时代愈前, 相权愈重。时代愈后, 相权愈轻。法则维何?君主近臣, 代起执政, 品位既高, 退居闲曹是也。”
(一) 西汉中朝官员的入禁时长为七十二人之时,各
学界一般认为中外朝开始于武帝时期的官职改革。什么是中外朝呢?《汉书·刘辅传》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那么中朝官员的构成情况及具体职责是怎么样的呢?《汉书·百官公卿表》载:
“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所加或列侯、将军、卿大夫、将、都尉、尚书、太医、太官令至郎中, 亡员、多至数十人。侍中、中常侍得入禁中, 诸曹受尚书事, 诸吏得举法, 散骑骑并乘舆车。给事中亦加官, 所加或大夫、博士、议郎、掌顾问应对, 位次中常侍。中黄门有给事黄门, 位从将大夫。”
从中可看出中朝官员可出入禁中, 但掌顾问应对。汉武帝时
“郡举贤良, 对策百余人, 武帝善助对, 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主父偃、徐乐、严安、东方朔、枚皋、胶仓、终军、严葱奇等, 并在左右。是时, 征伐四夷, 开置边郡, 军旅数发, 内改制度, 朝廷多事, 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 数年至丞相, 开东阁, 延贤人与谋议, 朝觐奏事, 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 中外相应以义理之文, 大臣数诎。”
可见中朝最早确实是出现于武帝时期, 而且武帝最初提拔这些贤良文学之士成为中朝官员是为了应对“征伐四夷, 开置边郡, 军旅数发……朝廷多事”的需要, 而贤良文学之士官秩卑微。但武帝让这批人“并在左右”、“朝觐奏事”、“言国家便宜”、“与大臣辩论”, 造成的结果是“大臣数拙”。关于内朝开始的时间, 一般学者认为是在元朔五年 (公元前124年) , 因为在这一年, 汉武帝“内改制度”。据《通典·职官十一》载:此年武帝“拜青为大将军, 位在公上”
(二) 尚书台,即三公
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后, 鉴于王莽窃权, 重新恢复尚书行政中枢的地位, 并设立尚书台。《后汉书·仲长统传》载:“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 忿强臣之窃命, 矫枉过直, 政不任下, 虽置三公, 事归台阁。自此以来, 三公之职, 备员而已”。类似的记载还见之于《汉书﹒陈忠传》和《后汉书﹒李杜列传》
(三) 理想状态下相权的变动
关于军机处之最早设立是在雍正时期, 其时军机处名为军需房。清赵翼云:“雍正年间, 用兵西北两路, 以内阁在太和门外, 保直者多, 虑漏泄事机, 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 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 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 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 皆在于此矣。”
那么君相矛盾问题如何进行理想化分析呢?
建立理想状态U, 其中存且只存在三个秩序点a
那么∵P
两边同时加上P
那么, 由秩序率积规律可知, P
放至中国古代, 可以发现汉武帝设立中外朝、光武帝设立尚书台和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的现象与上述理想状态下的不等式表达非常相似。其中秩序点a
两边同时加上皇帝的秩序率积即P
将不等式的左侧视为情况1, 将不等式的右侧视为情况2,
所以对应为A的三个皇帝必定会支持情况1的发生。
因而在理想状态下, 君相矛盾表现为秩序率积的差额, 从前述的中外朝、尚书台和军机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