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害者汉娜施害者还是受害者《朗读者》女主角形象分析.docxVIP

施害者汉娜施害者还是受害者《朗读者》女主角形象分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施害者汉娜施害者还是受害者《朗读者》女主角形象分析 到目前为止,德国作家和法学家本施莱特的小说《德威or读者》在世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在四个文学领域获得文学荣誉后,他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成为《纽约时报》出版的第一位德国作家。由小说改编而来的同名电影获得第81届奥斯卡电影节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等在内的五项核心大奖提名。20世纪初, 小说的中译本已发表在译林杂志上。随着电影的问世, 最近小说在中国也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 其最新的中译本已由译林出版社在2009年出版。小说女主角汉娜是一名纳粹分子, 在二战中被残酷迫害的犹太人面前, 无疑, 她是一名施害者, 但她仅仅只是一名施害者吗?笔者将在本论文中对小说女主角汉娜的形象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 1. 不辞而别,汉业务 小说讲述了15岁的少年米夏和比他大21岁的有轨电车售票员汉娜之间的故事。某天, 米夏从学校回家的路上, 黄疸病突然发作, 一名叫汉娜的陌生女人帮助了他。身体基本康复后, 他登门答谢她, 两人却很快卷入了一段激情而隐秘的关系。在同汉娜的交往中, 米夏发现她喜欢听他读书, 并且他的朗读让他们的关系更为密切, 直到有一天汉娜不辞而别, 留下米夏独自神伤。随着时间的推移, 米夏慢慢淡忘了汉娜, 而那段关系却一直是他最甜蜜的回忆。后来, 作为法律系的学生, 他在毕业之前旁听了一场对纳粹战犯的审判。这时, 米夏与汉娜重逢了, 但是令他始料未及的是, 汉娜作为纳粹战犯之一坐在被告席上, 原来她曾做过集中营女看守。作为看守, 在关押犹太人的教堂失火的时候, 她和其他看守没有打开教堂大门, 让犹太人逃生, 导致教堂里除两个生还者之外的所有犹太人被活活烧死。在法庭上, 汉娜对事实供认不讳, 承认了全部指控, 最终被判终生监禁。米夏无法相信自己昔日深爱、多年来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女人竟然是一名纳粹分子。回忆起当年与她相处的时光, 分析她在法庭上的表现, 他终于发现一个秘密, 那就是汉娜只字不识, 是一个文盲。她喜欢听别人朗读, 正是因为她自己不能朗读。而她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 掩盖文盲的身份, 独揽了原本不该由她一个人来承担的全部罪责, 尽管代价是在铁窗里度过余生。 2. 汉竞争的“普及事件” 毋庸置疑, 汉娜作为纳粹集中营看守, 是纳粹庞大杀人机器上的一份子, 对于二战中被害的犹太人、对于历史, 她负有罪责。然而不能否认的是, 汉娜也是一名普通妇女, 一名普通的电车售票员, 而且曾经还是西门子公司的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对于汉娜这样一个角色, 该怎样来定位呢?她完全就是一个邪恶、可耻、十恶不赦的罪犯吗?下面笔者将比较全面地阐述汉娜的形象。 2.1 自卑心理,强烈的尊严 汉娜外表看似果断利落成熟, 其实“汉娜是一个文盲, 但很自尊, 并视自己的文盲是一种耻辱” 汉娜绞尽心思用层层表象把自己的弱点包裹得滴水不漏, 她又怎么可能让秘密从自己的嘴里泄露出来?因为汉娜有着强烈的自卑心理, 她试图尽最大可能守护自己作为文盲的秘密、维护自己的尊严。一旦她坚定顽固地踏上了近乎疯狂地维护、追求尊严的极端之路, 她就没想过有回头的时候, 哪怕是以放弃自由作为代价。十八年后, 汉娜被提前释放。在出狱前夕, 她却选择了自杀。这又何尝不是她力求维护自己尊严的心理在作梗呢?她岂能容忍出狱后还要生活在羞愧中, 被怜悯, 被施舍, 甚至是被宽恕?生命诚可贵, 自由价更高, 若为尊严故, 二者皆可抛, 可以说是这样一种心理, 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汉娜放弃了自由和生命, 走上了不惜一切维护尊严的不归之路。她成为一个受害者, 一个誓死维护自己尊严意志的受害者,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其施害者正是她本人。 2.2 有自己的受害者 汉娜是集中营雇佣的一名女看守, 也就是集中营丑恶机器上的一颗小小螺丝钉。当她受命挑选女囚犯, 把他们送到奥斯维辛去受死时, 她没有怀疑过、更没有挑战过这个命令的合理性。当关押数百名犹太人的教堂失火时, 她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维持秩序、防止囚犯逃跑, 而不是开门救人, 任凭教堂里的犹太人被活活呛死、烧死。在法庭上她反复声明, 她的职责就是维护秩序阻止出现更加混乱的场面。她执拗地认为, 她做的只是在服从命令、完成任务罢了。所以她在法庭上质问法官:“要是您的话, 您会怎么做呢?” 是什么使得她, 一个看似充满母性慈爱的、丰腴美丽的普通女人, 面对屠杀如此无动于衷?是什么让她服从命令高于尊重人的生命?是什么使得在生活中爱护他人的她变成纳粹手中好使的杀人工具?显然, “纳粹”、“刽子手”这样的标签对汉娜这样的文盲来说实在是太沉重了, 她是文盲, 思想、判断能力受到纳粹的左右, 她又怎样区分善与恶、对与错?她没有解救教堂里的犹太人, 是有罪的, 但是这符合她当时的思考能力, 符合那个环境强加给一个文盲的一切。其实, 一些犯

文档评论(0)

lgjllz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