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电信诈骗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1 电信诈骗案件快速增长
2016年8月19日,18岁的临安市罗庄女孩徐玉玉因欺诈、欺诈而被骗入大学学费,她的心脏突然停止,在医院救了她和她一起死。近10年来, 我国电信诈骗案件每年以20%~30%的速度快速增长。2015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立电信诈骗案件59万起, 同比上升32.5%, 造成经济损失222亿元。2016年1月至7月, 全国共立电信诈骗案35.5万起, 同比上升36.4%, 造成损失114.2亿元。互联网+时代使人们的身份数据大量泄漏, 利用大数据挖掘可以精准获取受害对象信息, 结合互联网+诈骗技术可以通过网络假警察、网络假法院、网络假银行、网络假销售作证, 使受害人相信并上当。
2 电信诈骗手段日趋严重。在大数据时代信息的泄露和价值
科技的进步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为骗子带来了更有利的条件, 高科技的犯罪日渐凸显, 犯罪形式和手段也不断翻新
电信诈骗产业链形成的重要基础在于大数据时代下人个人信息的泄漏, 一批人专门非法收集各种个人信息, 将这些信息在网上非法出售, 另一批人可以方便地买到准确的个人信息, 为诈骗得逞创造条件。
2.1 通过军事业务诈骗,受害者为汽车购买产品,寻求共同购买
(1) 冒充公检法机关诈骗。作案人员使用任意显号网络电话, 冒充银行、电信、工商、邮政以及公检法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拨打受害人电话, 以受害人被他人盗用身份注册公司, 涉嫌犯罪、有线电视或电话欠费、邮寄包裹涉毒、信用卡恶意透支等理由, 并凭借没收受害人银行存款进行威胁, 骗取受害人将资金汇到指定账户。
(2) 冒充部队采购人员诈骗。犯罪分子假装部队采购人员, 声称要购买某种特定产品, 需要受害者帮忙订货, 共同赚取利润, 然后提供对方联系方式, 诱骗受害者订货付款。
(3) 冒充熟人诈骗。犯罪分子拨通受害者电话, 以“猜猜我是谁”的方式假装熟人, 之后再以嫖娼被抓或出车祸等理由请求受害者打钱。
(4) 冒充“黑社会”诈骗。犯罪嫌疑人假冒“黑社会”拨通受害者电话, 以暴力讨债、受人之托进行打击报复等名义, 威胁要伤害者和其家人, 恐吓受害者向其汇款。
(5) 假构绑架事件诈骗。犯罪分子通过网络电话的任意显号技术模拟受害者家人电话号码来电, 声称其家人遭绑架, 为避免受害者做出行动, 要求不能挂断电话, 马上汇赎金, 不然“撕票”, 部分受害者因惊慌而上当受骗
(6) 虚构消费退税诈骗。犯罪嫌疑人利用非法渠道获得购房者、购车者信息之后, 假称国家税收政策调整, 能够办理购置税退税、交易税等, 假装要求受害者进行“绑定”退税账号的操作, 事实上是将银行卡存款转汇到犯罪分子账户。
2.2 通过发送手机短信实施诈骗的几种方式
(1) 提供低息贷款诈骗。犯罪分子假装贷款公司工作人员, 利用网络向受害者发送担保贷款信息或类似信息, 以低息贷款等方式诱骗受害者上钩, 之后用支付手续费或预付利息等理由诈骗。
(2) 换账号汇款诈骗。犯罪分子通过群发“我原来的账号不用了, 要求把资金汇入此账户, **行, ***, 户名***”的短信方式, 或冒充房东诈取房客租金的形式, 骗取受害者不加识别地把款汇入指定账号。
(3) 子女出事诈骗。犯罪分子向受害者发送“妈 (爸) , 我的手机钱被偷了或者我出了车祸现在医院, 急需用钱, 请马上汇***元到我的朋友***账户”, 使受害者上当。
(4) 网银密码器升级诈骗。犯罪分子通过搭建与银行网站极其相似的虚假网站, 然后群发网银密码器升级短信诱骗受害者登录假网站, 输入银行账号和密码信息, 犯罪分子在后台获取信息后, 再骗取动态口令, 迅速以网银转账方式把受害者银行账户的存款转移。
2.3 通过发送手机卡进行诈骗的几种方式
(1) QQ冒充熟人诈骗。犯罪分子通过技术手段盗取他人QQ号码、MSN账号等, 然后以主人的身份登录, 通过播放视频聊天录像等方式, 冒充受害人的亲友与其聊天, 并向其借钱诈骗。
(2) 网络购物诈骗。犯罪分子利用网络发布极具诱惑力的衣物、电脑、汽车等商品的转售消息, 一旦受害者与其联络, 就利用缴纳手续费、定金等方式进行诈骗。
(3) 扫二维码诈骗。犯罪分子向消费者、网店商户等推送某种有木马病毒的二维码图形, 此类二维码假装成热门游戏、促销广告、打折、系统升级的软件, 诱使受害者扫一扫, 在联网状态下受害者扫描后手机中毒, 手机里存储的银行卡号、通讯录等私密信息泄露, 之后犯罪分子通过网银进行资金转移。
(4) 补办手机卡诈骗。犯罪分子利用“钓鱼”网站获取受害者银行账户信息, 之后制作假身份证, 补办受害者的手机卡, 通过网银快捷支付渠道, 进行资金转移。
(5) 虚构中奖诈骗。通过网络游戏、淘宝、QQ、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关爱青春期】《男生青春期教育讲座》.pptx VIP
- JB∕T 8527-2015 金属密封蝶阀.pdf VIP
- 2025 《高质量数据集 分类指南》.pdf VIP
- 2025年八年级语文上册《钱塘湖春行》古诗鉴赏对比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 VIP
- 《工程测量基础(第2版)》课件 闭合导线测量.pptx
-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考试复习参考题库资料(500题).pdf VIP
- 2025年宿州市公安机关第二批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24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管理创新与思维创新 .pptx VIP
- 《光电传感器》PPT课件.ppt VIP
- CAD基础教程详解.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