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唐诗李端墓志考释
李端是唐诗人,两本书没有专门的传记。他的行为可以在《古唐朝李玉忠传》、《新唐朝卢伦传》等文献中看到。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始为其专传。傅璇琮先生在此基础上, 撰《唐代诗人丛考·李端考》, 后据以成《唐才子传校笺》 (简称《校笺》) 李端卷, 对李氏生平做了较详细的考证。《唐才子传校笺·补正》 (简称《补正》) 就李端家世、交游、终官等对《校笺》作了订补。但因文献不足征, 李端事迹中世系、籍贯、生年、初官和终官等方面尚存有疑点。近年多方与李端相关的墓志相继出土, 为进一步廓清这些疑点提供了宝贵资料。故草此文, 略陈拙见。
一、 李端父前府君
《校笺》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考证李端属赵郡李氏东祖房, 并简要叙述了端祖、父的历官。
李端九世祖式、八世祖宪。《新唐书》卷72《宰相世系表》2上“赵郡李氏东祖房”载端十世祖“顺字德正, 四部尚书、高平宣王”, 九世祖“奕字景世, 后魏都官尚书、安平侯”, 八世祖“庆业, 馆陶令”。
李端六世祖孝贞以下、高祖思谅以上的世次, 《李方乂墓志铭》已有详细记载, 名字皆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相合, 历官略有不同。思谅子《唐故资州司仓参军李君墓志铭》云:“君讳节, 字行满, 赵郡平棘人也。……曾祖孝贞, 字元操, 北齐给事中、中书舍人、黄门侍郎、聘陈使, 隋金州刺史、武安县开国子。文集廿卷, 隋史有传。紬缃学府, 翰墨词场。司诰紫宸, 拜郎青琐。丽藻传于彩笔, 高名著于彩编。祖来王, 字归道, 上开府仪同三司、员外散骑侍郎。言喻白珪, 操符丹石。父思谅, 唐通事舍人。频使吐蕃, 戎虏悦服。累迁鸿胪寺丞、职方祠部员外郎、仓部郎中。……弱冠, 解褐补洛州参军、偃师县丞、汴州司仓参军, 敕授同州司户参军, 又迁洛州司士参军。……永昌元年二月廿日, 遘疾终于资州官舍, 春秋五十有七。”
李端曾祖李敬忠。《李方乂墓志铭》载其名为“敬中”, 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名“敬忠”者不合。然《唐故朝议郎行大理寺丞李公墓志铭》 (见下文) 载其名为“敬忠”, 与《宰相世系表》同, 未知二者孰是。
李端父震, 母王氏。其父震、母王氏墓志皆存, 今摘录于下。端父《唐故朝议郎行大理寺丞李公墓志铭》载:“天宝十四载四月二日, 大理寺丞李公终于京师长兴里之私第, 春秋六十。呜呼呜呼!公讳震, 赵郡人也。曾祖思谅, 皇仓部郎中。祖敬忠, 许王府参军。父暕, 同州司马、都水使者。咸戴仁而行, 抱义而处。示人嘉绩, 以道不回。君子以为有国之望, 其有后也。如何苍天降惠, 不终公年。未弱冠, 明经及第。解褐授魏郡参军事, □新平郡司仓、齐之亭山令、华阴郡司士, 凡五历官。以及□□□□岁而殁。……以其载七月三日, 窆于河南龙门之西原, 祔先茔之侧, 礼也。夫人王氏。有子五人, 皆至性自天, 执丧难继。”
李端叔父昂。陈尚君先生曾探讨过昂的生平, 并以之为《戚夫人楚舞歌》的作者
李端弟戎。据李端父母墓志, 端诸弟凡四。其中珉、韶、戎, 与《宰相世系表》相合。而“会”之名不见《宰相世系表》, 与其排行相应者为“爽”, 又名“奭”, 当为墓志所言“会”之别名。另《校笺》考证李端有弟名方, 亦当为其某弟之别名或字号。李戎, 今其夫妇墓志出土。《唐故太常寺协律郎赵郡李公墓志铭》云:“公名戎, 字公敏, 全赵赞黄人也。厥初盛德大业, 史不绝书。先伯父震, 玄宗朝大理丞。公即丞之季子。……大府交辟, 择木而动。泽潞节制相国李公抱真知之, 礼为幕宾, 实为谋主。荐校郎, 更协律。名骥方骋, 主君即世。拂衣高蹈, 与诸公游于洛下。都邑君子, 倾而慕之。见匏瓜之悬, 恶旧井之废。无何, 北州同僚甘言善诱, 再客河溯, 复佐使车。底金璧于泥途, 碎珪璋为瓦砾。亦犹鸿鹄下于污池, 鸾凤栖于蓬渚, 不得已也。郁郁失志, 革疾日臻。以贞元十四年九月二日, 卒于磁州之官舍, 享年五十四。以明年十月廿七日, 归葬于□门西山, 列先府君之茔次。……夫人范阳卢氏, 右族强家, 抚孤成礼。男子三人, 曰殷正、周师、秦佐。”
据以上所引墓志, 李端家族中外祖曾官刺史, 父李震明经及第, 叔父李昂进士及第, 乃仕宦之家。此为李端创造了接受良好教育的机缘。特别是其叔父李昂, “天宝中, 以文章家法为世祖尚”, 必定对李端的文学创作产生过积极影响。
二、 洛阳龙门山李节
李端的籍贯, 文献记载各殊。《魏书》卷36《李顺传》之传主即端十世祖, 传记言“赵郡平棘人”,
表面看来, 李端之籍贯似乎已成定论, 不存在任何问题。然古人的籍贯问题颇为复杂, 特别在唐代, 普遍重视原籍, 虽若干世前已离原籍, 仍以其先人之籍为己籍, 说自己是某郡某县人。《唐故资州司仓参军李君墓志铭》载:“君讳节, 字行满, 赵郡平棘人也。……以久视元年十一月八日, 归祔于洛州合宫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