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与防治
1 鸡马立克氏病的发病率
鸡马丽克病毒属于细胞结合病毒,可分为三种类型。血清一级是强毒株和强毒株,对鸡有病影响。血清2号没有病毒。血清3号没有病毒,但能使鸡抵抗陕西。鸡马立克氏病的发病率普遍在10%~30%之间, 发病不分年龄和品种, 但是发病率有所不同。在幼龄鸡中的发病率比在成年鸡中的发病率高, 而且母鸡的发病率比公鸡高, 对12~30周龄的鸡危害最为严重, 死亡率可达100%。通常肉鸡的发病率为30%左右, 病情严重时可达60%, 产蛋鸡的发病率为15%左右, 病情严重时能够达到50%。该病的潜伏期为3~4周, 一般情况下在50日龄时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70日龄后开始死亡, 90日龄达到死亡高峰期。幼龄鸡和老龄鸡发病的情况不常见。
2 神经型、内脏型、眼型等临床诊断比较
鸡马立克氏病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 可将症状分为神经型、内脏型、眼型和皮肤型4种, 临床诊断上主要以神经型和内脏型为主, 有些鸡群发病时以内脏型为主, 混合神经型, 死亡率较高, 危害严重。
2.1 神经型的病理变化
鸡马立克氏病毒对坐骨神经和臂神经的损害最严重。病毒侵害坐骨神经的表现为受损鸡的一条腿发生部分或完全麻痹, 站立时摇晃, 两条腿一前一后伸直, 这是典型的神经型发病;病毒侵害臂神经表现为翅膀下垂, 头向下低或者斜颈, 这是颈部肌肉神经受损;嗉囊膨大或者麻痹, 无法进食是病毒侵害迷走神经, 此种类型的病例精神状态良好, 但是会因为无法采食和饮水最终脱水或衰竭, 大多数患病鸡会被淘汰。
2.2 鸡的冠状及分布
内脏型的临床症状多发生在鸡50~70日龄时。患病鸡精神萎靡, 食欲下降, 羽毛蓬松杂乱, 鸡冠有褶皱且苍白, 部分患病鸡的鸡冠呈紫黑色。下痢, 粪便呈黄白色或黄绿色, 迅速消瘦, 贫血, 触诊腹部有明显的硬块, 患病鸡脱水、昏迷直至死亡。
2.3 鸡瞳的形态
眼型是很少见的发病类型, 患病鸡瞳孔变小, 病情严重的病鸡瞳孔只有针尖状大小;虹膜边缘有环状或斑点, 分布不整齐, 颜色呈灰白色。病情较轻的病例对光线的变化表现迟钝, 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渐失去对光线的调节能力, 直至失明。
2.4 皮肤类型
皮肤型发病也是较少见的一种发病类型, 通常在饲养过程中不容易被发现, 在屠宰褪毛时可见皮肤毛囊处肿大或有结节。
3 预防控制措施
3.1 预防超毒力型疫苗
鸡马立克氏病的疫苗有血清1型疫苗、血清2型疫苗、血清3型疫苗和多价苗。血清1型疫苗能够减弱强毒株的毒力;血清2型疫苗与血清3型疫苗同时使用, 能够预防超强毒力的毒株;血清3型疫苗能够干扰马立克氏病毒在鸡体内发挥作用, 增强抗病能力, 但是不能起到抵御病毒感染的作用。由于超强毒株的存在, 单一血清型的单价疫苗免疫失败的情况越来越多, 多价苗应运而生, 接种后能够很好地抵抗病毒, 预防鸡马立克氏病。免疫程序根据所选疫苗的不同有所差异, 单价苗在鸡1日龄时进行首次免疫, 21~28日龄时进行第二次免疫。
3.2 防止免疫失败
3.2.1 合理地确定免疫程序
接种剂量控制在有效范围内, 按照使用说明选择正确的接种方法, 并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进行接种, 确保接种后一周内产生免疫力。疫苗的保存也是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 如果疫苗储存环境温度过高, 放置时间过长, 或稀释不当, 稀释后的冻干苗未在1 h内用完, 都会造成雏鸡免疫失败。
3.2.2 母源抗体的干扰
母源抗体能够干扰血清1、2、3型同源疫苗免疫功效, 细胞游离苗的受影响程度要高于细胞结合苗, 但是母源抗体对异源疫苗没有明显的干扰作用。为了防止母源抗体的干扰, 可对免疫程序做些调整, 增加血清3型疫苗的免疫剂量, 在母源抗体消失时再次进行疫苗免疫。对不同次代的鸡接种不同血清型的疫苗, 如父母代鸡接种血清1型和血清2型疫苗, 子代接种血清3型疫苗。此外, 使用细胞结合疫苗能够避免母源抗体的干扰。
3.2.3 鸡马立克氏病毒接种疫苗后感染
雏鸡在接受疫苗免疫后, 至少经过7 d才能够获得免疫力, 在接种疫苗3 d后, 雏鸡容易感染马立克氏病毒而死亡, 并且血清3型疫苗不能阻止鸡被马立克氏病毒感染。因此, 要尤其注意这一阶段的预防, 加强卫生环境管理, 积极防控, 避免早期感染。
3.2.4 传的预防作用
某些品种对鸡马立克氏病有较高的易感性, 而且可遗传, 很难通过免疫手段有效地预防, 甚至在免疫过后仍然会患病。因此, 需要用遗传育种的方式对品种进行改良, 选育对马立克氏病具有遗传抵抗力的品种。
3.2.5 免疫抑制疾病的预防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网状内皮组织增生性病和鸡传染性贫血病等免疫抑制类疾病能够降低鸡的免疫力, 造成免疫失效, 应加强对此类疾病的防控, 同时改善饲养环境, 减少应激因素造成的免疫失效。
3.3 消毒和消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