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gis的清水沟小流域土壤侵蚀强度分级及水土保持治理效果研究
水土流失及其环境恶化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小流域是水土流失发生和发展的最基本单元,对小流域土壤侵蚀量的定量预测、评价是制定水土保持规划,确定治理方案、方法和措施的基础。传统的土壤侵蚀定量监测方法费时耗力,而且定点监测无法确定整个流域及其不同地理单元的侵蚀量,更无法适时定量监测水土保持效果。GIS与遥感相结合的分布式方法由于运用栅格数据分析功能,可计算出每个栅格的土壤侵蚀量,便于管理者找出较为严重的土壤侵蚀区,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最佳管理措施;利用GIS能够对土壤侵蚀的各个因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综合计算。但由于小流域土壤侵蚀研究的成果表达一般要求1∶1万甚至更大比例尺成图,这对于分辨率相对较低的卫片如TM/ETM和SPOT影像来说是很难实现的;若采用航片,则存在航摄周期长、处理难度大的问题。QuickBird卫片是目前分辨率最高的资源卫星影像,在国内该影像的应用尚未普及,可供参考的文献不多。本文以ArcView GIS 3.3为操作平台,以QuickBird影像作为数据源,采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来估算清水沟小流域土壤侵蚀量,并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和坡度的关系,模拟估算不同水保措施下的土壤侵蚀模数,以期为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水土保持规划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域的概况和数据
1.1 地貌、地貌条件
清水沟位于北纬35°33′36″~35°34′48″与东经105°42′36″~105°43′48″之间,沟口距甘肃省静宁县城5.6 km,属葫芦河二级支流,主沟长2.9 km,呈东北—西南走向,海拔1 700~1 981 m,流域面积约346.67 hm2。地貌类型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3副区,地形破碎,沟壑纵横,沟壑密度0.77 km·km-2,现代侵蚀沟发育活跃频繁。气候具有明显的由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特征,年平均降雨量442.8 mm,蒸发量1 371.8 mm,≥10 ℃积温2 551 ℃。土壤类型主要为黄绵土,土质疏松,抗蚀抗冲性差,侵蚀类型属水力侵蚀。天然植被稀疏,以针茅、蒿类为主,人工植被由刺槐、沙棘、杨树、紫花苜蓿等构成。农村经济以大农业为主体,农林牧并举。
1.2 段地面分辨率
遥感影像为标准产品的单张全色和多光谱QuickBird卫片,获取时间为2004年10月12日,其全色波段地面分辨率为0.61 m,多光谱波段为2.44 m。数字图像处理软件为ERDAS IMAGINE 8.5,ArcView GIS 3.3用于屏幕矢量化及地图代数运算,ArcGIS 8用于面元拓扑关系建立及空间数据库建库。辅助数据包括研究区气象、土壤、土壤侵蚀实测数据、1∶1万地形图和数字高程模型(DEM)等。
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1 多光谱影像校正控制
ERDAS 8.5尚未提供对QuickBird卫片作正射纠正严格的物理模型,而且难以获得研究区1∶500地形图或数字正射模型(DOM)。为提高精度,采用多项式校正方法进行几何精校正,均方根误差约为0.42 m,最大点位误差0.75 m,能满足小流域土地利用分类的精度要求。对多光谱影像的校正控制点是从经过校正的全色影像上采集的。采用主成分变换法进行数据融合,得到既具有高分辨率又兼有丰富色彩信息的图像(图1)。变换前全色影像与第1主成分进行直方图匹配。
土地利用分类依照国土资源部《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的分类系统,并根据研究区实际情况进行取舍、综合。其中一级地类分为耕地、建设用地、林地、园地、草地和难利用地6类,二级地类分为19类,结果以二级地类统计,一级地类汇总。大比例尺的土地利用调查对分类的精度要求较高,故采用人工目视判读。对融合后的高分辨率多光谱影像采用4(红),3(绿),2(兰)波段组合,在ArcView中进行屏幕矢量化,得到shapefile数据,最后进行图斑综合、属性生成等解译后处理。解译前后曾3次到现场实地调查,根据误差矩阵计算得总体判读精度为97.53%,其中农村道路和坡耕地的判读精度很高,而荒草地、未成林造林地等地类的精度较低。
2.2 生态环境变量模型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由WISCHEMIER和SMITH于1958年提出,由于方程中各因子参数的复杂性,美国农业部针对提高各因子计算的通用性又提出了修正方程RUSLE。从技术性和因子的算法2方面使RUSLE得到改进,从而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和更高的精度。RUSLE表达式为:
A=f·R·K·L·S·C·P(1)
式(1)中:A为年土壤流失量,t·km-2·a-1;R为降雨和径流因子;K为土壤可蚀性因子;L为坡长因子;S为坡度因子;C为植被与经营管理因子;P为水土保持措施因子,C与P为无量纲单位。f为使A的单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