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sr-fir技术的云雾山退耕草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结构变化
土壤有机碳结构
土壤碳有机碳(sic)官能团是指决定化合物化学特征的原子或原子团。 土壤中动、 植物残体腐殖化过程中, SOC官能团种类与数量在不断变化, 从而反映土壤腐殖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的化学固碳机制与化学稳定性及对土壤某些化学性质的影响。 黄土高原大规模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增加了土壤SOC总量, 同时土壤有机碳结构也将发生改变, 其中包括有机碳官能团, 从而影响土壤中有机碳的积累和化学稳定性。 在植被恢复过程中, 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壤有机碳总量变化、 分布和团聚体保护机制, 而这个过程中土壤有机碳官能团变化尚无进一步研究。
使用传统方法研究土壤SOC结构会使土壤SOC发生某些反应(如脱羧过程,脱氨基作用), 导致改变SOC化学结构和性状, 使测定结果不能真实反映土壤SOC结构特性。 现代光谱技术XANES可无损、 快速测定土壤有机碳结构组成特征。 自1980年代同步辐射光源发展以来, 近边软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near-edge X-ray absorption fine structure, NEXAFS)已经成为研究土壤的最好工具。 国外应用同步辐射光源研究SOC分布、 形态、 元素组成和与土壤微团聚体联结关系及人为耕作对SOC结构影响都取得较大成果。 国内应用同步辐射光谱技术研究SOC结构未见报道, 同时对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SOC结构变化更缺少相关深入研究。 本实验应用XANES与SR-FTIR对植被恢复过程中SOC官能团变化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 探讨退耕过程中SOC结构变化特征、 XANES测定SOC结构的可行性, 为进一步研究植被恢复过程中SOC积累特征及其化学稳定机制提供新的方法和依据。
1 实验部分
1.1 样地选择与土壤条件
云雾山草原区是黄土高原半干旱草原植被带的典型草原区, 该区年均气温4 ~6 ℃, 月均温以7月最高, 为24 ℃; 年均降水量400~450 mm, 蒸发量1 500~1 700 mm。 地带性土壤为山地灰褐土和淡黑垆土。 退耕封育形成了坡耕地-退耕草地到百里香、 铁杆蒿、 长芒草和大针茅群落的草地植被演替序列。 本研究以云雾山自然保护区长芒草植被的演替为主线, 以坡耕地为对照, 具体样地条件见表1。 恢复过程中0~20 cm土层SOC增加较明显, 稳定性有机碳主要固定在0.25 mm粒径中, 因此本实验选取0~5 cm和10~20 cm土层, 0.25 mm粒径土壤团聚体进行研究。
采集0~5 cm, 10~20 cm土层原状土样, 自然风干后, 用萨维诺夫湿筛法进行团聚体分级, 取小于0.25 mm团聚体土样用高频共振机(北京开源多邦有限公司)研磨至约20 μm粉末待测。
1.2 仪器
XANES(中国科技大学同步辐射实验室U19), SR-FTIR(中国科技大学同步辐射实验室U4)。
1.3 合成nmf纤维
XANES测定: 直接将磨至约20 μm的土样均匀涂于导电胶片, 上机进行测定。 SR-FTIR测定样品: 扫描范围为4 000~400 cm-1, 分束片KBr, 狭逢7 mm, 分辨率4 cm-1。 土壤样品: KBr=1∶200的比例在玛瑙研钵中混磨后压片。 XANES吸收图谱采用Athena进行规一化, SR-FTIR吸收图谱采用Originpro7.5进行数据规一化, 两种方法测定图谱都用Originpro7.5选基线(吸收峰谷底的连线)并半定量对吸收峰面积进行统计分析, 以得到官能团的相对百分含量(%)。
2 结果与讨论
2.1 土壤样品的x射线检测
图1和图2为云雾山不同退耕年限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红外光谱, 图3和图4为土壤样品软X射线测定吸收图。 图1—图4各吸收峰的归属参照Johannes, Dawit, Solomon等的图谱解析。 解析结果如表2。
2.1.1 土壤有机碳化特征
图1中, 不同退耕年限草地0~5 cm土层SOC红外光谱谱形基本相似, 表明随着退耕年限增加, 在800~4 000 cm-1范围内, SOC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 主要变化表现在脂肪C吸收峰强度。 退耕7和17年草地土壤在2 975 cm-1吸收峰比长芒草地、 坡耕地更强, 表明在退耕过程中, 活性脂肪C在增加, 这与张晋京研究玉米秸杆分解新形成HA和FA脂肪性高的特性一致。 随退耕年限增加, SOC在1 436 cm-1吸收峰强度增加, 退耕17年草地此峰最强, 而长芒草地此峰强度又降低。 坡耕地土壤多糖C吸收比退耕草地弱, 说明在植被恢复过程中, 多糖积累较多。 图1表明随退耕年限增加, 脂肪C吸收强度有着不同程度增加, 定性分析各土样SOC其他官能团吸收变化不明显。
10~20 cm土层SO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