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子午流注原络配穴法对运动性损伤的治疗效果及其对经络状态的影响
与西药治疗相比,针灸治疗具有愈合性高、无毒副作用等特点。这是治疗运动损伤的有效方法之一。子午流注纳络法是我院老中医李任源先生生前喜用的方法,子午流注原络配穴法是在此基础上增用原穴的方法。为探索针刺治疗运动性损伤的便捷之径,笔者运用子午流注原络配穴法,于2004年8月-2005年11月对30例运动性损伤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数据
1.1 受试对象的分组
受试对象共90例,来源于广西中医学院本院和附属第一医院,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受试者。其中男69例,女21例;年龄18~62岁;病程0.5~180天。采用查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受试对象随机分配到原络配穴组(A组)、常规取穴组(B组)、药物外用组(C组)3组,每组30例。3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位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有可比性,见表1、表2。
1.2 直接或间接暴力外伤证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年龄在15~65岁;有直接或间接暴力外伤史。局部症状为:疼痛和压痛、肿胀、青紫或瘀斑、关节活动功能障碍。X线检查:无合并骨折、脱位及骨病等。
1.3 骨髓炎的并发症
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者;开放性损伤者;合并有骨折或(和)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完全断裂者,骨结核,脱位,骨囊肿者;需手术修补的韧带断裂者和合并周围神经损伤者;伤肢高度肿胀,不能排除筋膜间隙综合征者;合并有心脑血管、肺、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治疗期间随意中止或更换治疗药物及方法,不能配合研究者。
1.4 观察项目
(1) 临床症状
观察治疗前后损伤局部的疼痛、压痛、肿胀、功能障碍等症状。按无0分、轻1分、中2分、重3分四级计分(参照文献拟定)。
(2) 疗效判定标准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计分。受试者在一长10cm,一端标“无痛”,另一端标“严重疼痛”的尺子,由病人依其疼痛程度自行划分,每次治疗后评价。计分方法为≤2cm为1分;2cm≤4cm者为2分;4cm≤6cm计为3分;6cm≤8cm者为4分;8cm≤10cm则为5分。
(3) 穴位导电量的测量
经络是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的重要现象,人体的生理状态和病理改变都是通过经络来反映的。研究表明导电量是能说明经络客观存在的生物物理指标,人体经穴的导电量测定,是研究经络实质的一种重要方法。本观察选用石家庄医用电子仪器厂1997年生产经改良的“HB-DET穴位诊断治疗仪”进行穴位导电量的测量。
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测定穴位的导电量。测量方法:测量前患者静卧休息15分钟,所测穴位局部不作任何特殊处理(如脱脂等),在室内自然温、湿度条件下,由专人测量治疗前后十二经原穴的导电量,以了解经络的平衡状况。同一经脉、同一穴位左右的导电量相差在一倍以上者,视其为不平衡(不平衡率=不平衡数/例数×100%)。经络检测计分方法:根据失衡经脉数,0条计为0分,1~2条为1分,3~4条为2分,5~6条为3分,7~8条为4分,9~10条5分,11~12条为6分。
2 治疗方法
2.1 辨正损伤经方
A组根据损伤部位所过的经脉及穴位导电量的结果,确定子午流注原络配穴法的用穴:取与病变经脉相对应的健侧经脉之原、络穴(手少阴心经与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阴肺经与足太阳膀胱经、手阳明大肠经与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与手厥阴心包经、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阳三焦经各两两相对)。如损伤经脉为左侧足太阳膀胱经,则取右侧手太阴肺经的列缺、太渊,其余同理。
B组按照(杨长森主编《针灸治疗学》)治疗扭伤的针灸处方取穴:肩部取肩■、肩■、肩贞;肘部取曲池、小海、天井;腕部取阳池、阳溪、阳谷;腰部取肾俞、委中、腰阳关;髋部取环跳、秩边、承扶;膝部取膝眼、梁丘、膝阳关;踝部取解溪、昆仑、丘墟;颈部取风池、天柱、大杼、后溪。
C组选用广州敬修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万花油,每次5~10mL外搽患处,每日4次。
2.2 针刺留针2次
穴位常规消毒,用0.30mm×25~40mm一次性华佗牌不锈钢毫针快速刺入皮下,针刺深度在13~20mm之间,捻转角度为45~90°,得气后(出现酸、麻、胀感觉)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每日1次,3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日,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2.3 资料来源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以x—±sx—±s表示,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数据采用华西医科大学卫生统计教研室开发的PEMS3.1软件统计。
3 治疗效果观察
3.1 主要症状体征疗效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文献拟定。基本痊愈:症状体征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经络检测恢复或接近正常,总分下降幅度≥95%;显效:主要症状体征缓解或消失,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