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变化对干旱区典型流域景观格局的影响.docxVIP

土地利用变化对干旱区典型流域景观格局的影响.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地利用变化对干旱区典型流域景观格局的影响 土地使用和屋顶变化(luc)被认为是全球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对生态系统、世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气候变化和人类脆弱性有重要影响。随着对LUCC研究的深入,人类更加认识到此研究的实质是为进一步理性利用土地服务,对人类现时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评估,预测未来土地变化方向,提出合理的土地利用模式,最终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LUCC可以发生在任意空间尺度,作为自然区域小尺度的流域具有独特的水文循环和能量交换特点,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将对更大尺度的自然生态系统产生影响,而景观变化是最直观的标志。人类活动对流域景观格局的直接影响表现为在大规模水土开发过程中,改变了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导致部分原始植被退化,部分变为人工植被和人工聚居区;间接影响为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和地表水的重灌轻排所引起的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或上升,间接改变了区域土壤特征和其上的植被生长状态,使流域景观呈现荒漠化和盐渍化。认识土地利用变化与景观格局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已成为土地变化科学的核心问题,开展此项研究,对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自LUCC研究实施以来,在“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IGBP)和“全球环境变化人文计划”(IHDP)的共同推动下,国内外众多学者对LUCC的过程与趋势、驱动力及产生的生态效应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涉及玛纳斯河流域的案例也有报道[13,14,15,16,17,13,14,15,16,17],但共同缺点是数据源时段较短且分布不均匀,研究相对零散,基于流域尺度的、全面、综合、长时间尺度的LUCC研究并不多见,另外涉及干旱区LUCC与景观格局相互影响的研究相对薄弱。因此,本文以新疆天山北坡玛纳斯河流域为例,运用遥感和GIS技术以及景观生态学方法,依据建立的5期土地利用数据,分析研究区LUCC过程与景观格局动态,并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景观格局影响的一般规律,以期为该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评价提供决策支持和科学依据。 1 玛纳斯河流域概况 玛纳斯河流域位于新疆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行政区域包括石河子市、沙湾县和玛纳斯县,以及分布在两县境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和农六师的农牧团场。地理位置43°27′—45°21′N,85°01′—86°32′E,流域总面积约2.1×104km2,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海拔最高5242m,最低256m,地形坡降1/30—1/100,由南向北依次分为山地、山前平原和沙漠三大地貌类型区。流域属内陆干旱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多风,年均气温6.8℃,年降水量110—200mm。流域内自东向西分别为塔西河、玛纳斯河、宁家河、金沟河与巴音沟河,均发源于天山北麓依连哈比尔尕山脉,由南向北流入准噶尔盆地,其中玛纳斯河全长324km,山区集水面积5156km,多年平均径流量11.79×108m3,最大年径流量19.4×108m3(2002年数据),最小年径流量10.94×108m3,是准噶尔盆地水量最大、流程最长的内陆河。 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始于清代,新中国成立初期,灌溉面积为1.17×104hm2,干支渠总长117km,年引水0.12×108m3,无永久引水渠首和水库。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解放军进驻新疆建场屯垦以来,经过40多年的开发治理,玛纳斯河流域基本形成引、蓄、输水比较完善的灌溉供水体系,河水、库水、井水和泉水统一使用,是新疆水资源利用率较高的灌区,同时是中国第四大灌溉农业区。玛纳斯河流域现有有效灌溉面积24.3×104hm2,已建成9座大中型平原水库,总库容5.6×108m3,干支渠285条,全长956km,斗渠2687条,全长3528.8km,年引水量16.4×108m3,各类水工建筑物3282座,配套完好机井937眼。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土地利用图的生成 玛纳斯河流域土地利用数据库的时间间隔为1962—2008年,共分为5个时间段,1962年、1976年、1989年、1999年和2008年。研究选用数据源为1962年1∶100000地形图,1976年Landsat MSS、1989年TM、1999和2008年ETM遥感影像(表1),利用ERDAS IMAGE图像处理软件和1∶100000地形图对上述影像进行几何校准和拼接,生成以上5个年份的影像图。在综合考虑遥感影像数据光谱信息和纹理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干旱区特点,对土地资源分类系统进行合并处理,将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划分为6个类型,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对于一些线状地物,如部分公路、农村道路、沟渠和防护林带等,因技术处理原因无法单独分类,故分别划入到上述地类之中,不再单独列出。在ARCGIS9.2支持下,针对研究区1976、1989、1999和2008

文档评论(0)

hzyac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业的文档设计与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