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东陵的排水设计
0 体现了中国古代陵区的物质文化和综合价值
清东墓位于河北省遵化市。所有陵墓的建筑布局都严格遵循“陵制山、风景秀丽”的原则。北有昌瑞山,南有金星山,中间有银壁山。东西两条大河环绕着他。这是一个罕见的“富有诗意”的地方。在山川地形的巧妙利用、陵寝建筑的整体设计以及历史意义的综合价值上都称得上是中国历代皇家陵园中最富特色的建筑群。它以其当之无愧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于2000年11月30日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封建王朝陵寝的营建, 选址着重在于风水, 而地宫着重在于排水。清东陵所处地区植被茂密, 河流较多, 降雨相对集中。每到雨季, 山洪水爆发, 地面汇集大量雨水, 并且地下水位上升, 地宫内渗水严重。因此, 整个陵区对雨水山洪和积水的排除都有较高的要求。作为清朝帝王万年吉地的清东陵, 陵区整体排水顺畅良好, 但地宫排水却不尽人意。自道光帝前各帝王陵寝地宫因渗水严重且无法排除而致使棺椁都被积水所淹, 而道光帝后, 包括慈禧的地宫在内都没有出现过积水现象, 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地宫内“龙须沟”的设置。自此, 清东陵才未出现过积水现象。
1 雨水排放和排水设施规划
陵区平面布局采用了中轴线对称的形式, 其平面布置图如图1所示。这部分积水主要来自于大气降雨, 因此, 这部分雨水主要是利用天然地势和人为建造的排水沟槽等设施共同将其汇集并排出, 其中, 山洪水主要利用山谷自然排出, 并修筑挡水墙, 以保护陵区建筑物不受冲刷;对于降雨, 主要利用地面坡降将雨水收集到排水沟, 再集中排放至东西大河, 以防止陵区形成内涝, 其排水系统流程图如图2所示, 现分别介绍。
1.1 雨水化影响陵泊建筑的可过度冲击
陵寝大多坐落在山脊上, 一方面是由于在风水学中, 山脊为龙脉所在, 而另外一个重要方面, 是因为山脊是雨水山洪的分水线, 即使大雨, 雨水及山洪也能顺山脊两侧斜坡流入山谷之中, 顺山谷流出, 而不会对陵寝建筑造成过度的冲击。
1.2 宝顶排水孔口
宝城顶部的部分叫做宝顶, 即坟墓上隆起的土丘, 呈半球形, 雨水可顺宝顶自然流下, 宝顶底部有1 m~2 m宽的城墙, 在城墙垛口底部设有排水孔, 由宝顶流下的雨水经过城墙由排水孔流出, 每个排水孔外砌有排水槽 (石沟嘴又称龙头咀) , 排水孔流出的水再由排水槽流出, 滴落到宝城底部的石砌排水槽内 (如图3所示) 。
1.3 宝城受山水冲击
在宝城周围有围墙, 围墙外有挡水墙, 不仅对地宫起到了层层保护的多重保险作用, 还有效地保护宝城免受山水冲击。而围墙与宝城相协调, 同为圆形, 又有效地将山洪水一分为二, 缓解水对宝城的冲击破坏力, 水流顺围墙外围经两侧排走。
1.4 石沟前的雨水
在方城周围同样伸出来石沟嘴, 将雨水从方城前、左、右三面直接排入底部石砌沟槽内。而后侧的雨水, 由石沟嘴排入哑巴院 (方城明楼与宝城之间的院落, 如图4所示) , 再通过哑巴院内的地漏流入排水沟。在陵寝院墙底部均设有排水孔, 院内的雨水再通过这些排水孔流出, 排入门前的玉带河。
1.5 综合分析雨污水直排道北北缘地面坡向道教中间顺地面坡度流向道教西方坡
陵寝正中的神道均为中间高两边低的“拱桥”形式, 向东西两侧具有一定的坡降, 故雨水可由神道中间顺地面坡度流向神道东西两侧, 且陵区由于北靠昌瑞山, 整体走势为北高南低, 雨水可由北边陵寝主体区顺地面坡度流向南边。因此, 即使雨季, 陵区院落也能利用坡降有效径流, 而不会有积水之虞。
1.6 通过设置小程序来增加雨水的含量,使之稳定
隆恩殿等宫殿建筑, 均有较高的台基, 能够抵御一定的积水深度。台基边缘设有石槽明沟, 以使雨水快速排出, 而且台基外围还砌有石雕龙头, 在龙头嘴里有细小的圆孔, 能使台基上的雨水从此圆孔流出, 也能起到排水的效果。为增加排水性能, 在每座宫殿基部都建有约2 m宽的散水, 雨水顺屋檐流下时, 减弱了对基础的冲击破坏, 也减少了雨水下渗到基础根部的水量, 从而降低了雨水对建筑基础的浸泡和腐蚀程度, 对建筑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起到了积极作用。
上述汇入玉带河中的雨水, 都通过马槽沟流入陵区东西两侧大河内, 整个陵区的排水设施紧密相连, 排水系统科学合理, 从而有效地起到了防洪排涝的效果。
2 地面地下水的排水
清道光帝的陵寝原本是位于东陵的宝华峪, 但在道光八年 (1828年) 九月十二日, 道光帝拜谒东陵, 在宝华峪查看时发现地宫门口潮湿, 并有水迹, 打开地宫大门后发现地宫内有渗水现象, 且地宫内积水有一尺多深, 早已葬于此的孝穆皇后的梓宫也被水淹了底部。
宝华峪地宫渗水的原因主要是清东陵地处河北省东北部, 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降雨适中, 植被覆盖率较高。且依山而建, 处于地质断层地带, 河流纵横交错, 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教程二级WPS Office高级应用与设计:为演示文稿添加效果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3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单位岗位合集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中职物理考试题及答案.doc VIP
- DB21∕T 2449-2015 地理标志产品 西丰柞蚕丝.docx VIP
- 《居住空间设计》中级-多选230题(答案版).pdf VIP
- 智慧树 知到 大学生劳动就业法律问题解读(2024最新版)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2025年菊花种植市场调查报告.docx
- 事业单位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300道.pdf VIP
- 外墙保温及涂料施工方案样本.doc VIP
- 施工升降机基础及附着施工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