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滑动轴承装配中轴瓦刮研的方法
0 轴瓦刮研的影响
滑动轴的安装通常采用刮扫法,以满足精度要求。因此,刮研轴瓦是滑动轴承安装的重要环节。研瓦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油膜的形成,决定了电机运行的稳定性和轴瓦使用寿命的长度。因此,滑动轴承的刮研是生产优质电机的重要先决条件之一。
1 轴瓦的加标刮研
1)装配前做好零部件质量检查,将上下轴瓦分别按照前后轴承刮研方向打好标记,排好避免错孔,并用锉刀去掉上下半轴瓦铸件未加工表面上存在的砂粒和浮皮;轴瓦刮研均需在洁净的工作台上进行,刮研后用白棉布将瓦与瓦座擦干净,不能含有其他杂质,以免研瓦时影响研瓦质量。
2)轴瓦与瓦座座孔的配合必须有一定的紧度,以防轴瓦在工作中松动、滚瓦。检查方法如下:将轴瓦装入座孔内(座孔的尺寸及形位公差应符合要求),应有吃力的感觉;如能轻易地将轴瓦装入,说明轴瓦的弹力不足或轴瓦高度过小;正常情况下,轴瓦在自由状态时,两端面应高出轴承座,当将轴瓦压紧到轴座中央时,其端面应高于轴承座分界平面0.05~0.10 mm为合适。高度太高,拧紧轴承盖后,轴瓦会发生变形;高度过低,在轴瓦结合处有缝隙,配合进度得不到保证,在运行中造成松动、滚瓦。
2 研磨过程
2.1 修刮频次的确定
将下轴瓦与轴承座配合圆的部分均匀地微涂一层涂抹剂(红铅粉),下半瓦放在轴承座内,沿圆周方向滑动,如底部未接触上,则在轴承座支梁上修刮数次,直到轴瓦底部和底梁出现接触亮点为止;再将两轴承座固定在铁地上,两端中心调平,将两下半瓦放在轴承座内,放上转子,在轴承座内侧将转子用千斤顶顶起0.05~0.10 mm,用搬杆搬动下瓦沿圆周方向滑动,取出瓦看接触面情况,如果接触点少,则在下瓦外球面上,用刮研专用锉刀修刮数次,直到下瓦外球面和底梁接触面积(径向、轴向)达到70%以上为止,而且分布均匀,其接触范围角应大于150°。
2.2 通过刮研下瓦冷却
首先轴瓦要刮削下瓦两侧油隙(油囊)使其平整,圆滑过渡;再刮削下瓦两侧瓦口,使轴径两侧和轴瓦的间隙均匀,间隙约为轴径的0.1%~0.15%;依轴瓦标记规定取相应的下瓦,放入瓦座内,沿其圆周方向左右研磨10余次(干研)后,取下轴瓦放置在工作台上两侧垫牢,检视轴瓦衬层表面的亮点和亮线条,用圆弧刮刀并与刮研面成30°沿圆周方向依次修刮,不得乱跳乱刮。擦净钨金表面,再将轴瓦放入瓦座内按上述方法反复刮研,最后使钨金表面的90°~120°内均匀地分布着许多密集线条即停止刮研下瓦。按上述方法同样研刮上轴瓦,直到顶部60°范围内有密集线条为止.
把两半轴瓦合上,检查内径是否研偏,用塞尺检查合缝面间隙超过0.05 mm时应打开上下瓦,进行研刮找正。
2.3 盘动转子研磨轴瓦
电机总装时,将轴承座装好后将下瓦放入轴承座内。转子落在轴承座下瓦上后,检查轴径与轴瓦的间隙是否均匀,若不均匀时调整轴瓦或轴承座的位置达到均匀并注意轴向间隙,保证间隙符合设计要求。略加润滑油(汽轮机油),但不可加涂抹剂,盘动转子研磨轴瓦,转动约为5~10 r/min,略吊起转子0.4~0.6 mm取下瓦,根据瓦的不均匀情况,决定刮研的轻重方向,尽可能消除偏差;根据亮点的大小决定刮刀用力轻重,点子由大到小,由深到浅,由疏到密,最大点全部刮掉,中等点刮去中间一小片,小点不刮,先从一个方向刮,然后再从另一个方向刮,刀纹要相交,重新将下瓦放入轴承座内,直到下半瓦120°方向区域内每平方厘米约有2点平均分布即可。
2.4 轴瓦与轴、瓦座间隙的测量
用1=1 mm,L=(100~200)mm铅丝6根放置在上下瓦接合面及轴径与轴瓦之间,旋紧轴承盖将铅丝压扁,拆开用千分尺测量其厚度,轴径与轴瓦的间隙轴瓦间隙一般选择在0.1%~0.15%,调整时控制在0.12%~0.15%之间。例:假设轴径为110 mm,轴瓦与轴、瓦座间隙实际测得值,见图1,计算方法如下:1)上轴瓦与轴承台间隙。(0.43+0.65)/2=0.54 mm;2)轴瓦座与轴瓦盖的间隙。(0.505+0.40+0.26+0.22)/4=0.346 25 mm;3)上下球瓦的间隙。(0.505+0.26+0.30+0.53)/4=0.398 75 mm。
最后求得轴瓦的间隙与紧力如下:
间隙:0.54-0.398 75=0.141 25 mm;紧力:0.398 75-0.346 25=0.052 5 mm;正值为间隙,负值为紧力,该紧力值为正,应在上瓦外球面定位柱处加调整铜皮,紧力一般控制在0~0.03 mm以内。
3 严格按照滑动轴承的刮研程序进行
滑动轴承是轴瓦电机的重要零部件之一,通过轴瓦刮研工艺还可以解决电机振动、轴瓦温升高等问题,因此,只有严格按照滑动轴承的刮研程序进行,并注意其技术要点,电机才能够更稳定的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VIP
- 部分常用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经验数值.doc
- 中南大学网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doc VIP
- 浙江省精诚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卷含详解.docx VIP
- 抖音爸爸博主“新父职”的数字实践研究_.pdf VIP
- 演示文稿青春期生长发育.ppt VIP
- 2023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珠海市文园中学九年级(下)开学物理试卷.docx VIP
- 保健品营销策划.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