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葡萄糖注射液的急性毒性及局部用药毒性研究.docxVIP

丹参葡萄糖注射液的急性毒性及局部用药毒性研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丹参葡萄糖注射液的急性毒性及局部用药毒性研究 丹参具有活血通络、消除淤血、镇痛、净化心脏疾病的作用。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随着临床广泛应用,对丹参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日益增多:如过敏性休克、心律失常、心衰、药物性肝炎,静脉滴注过快,出现恶心、呕吐、头晕、血压下降等反应。为此我们对丹参进行了系统的长期毒性研究,发现静注过快有一过性血压下降等表现;对Beagle犬[0.8g/(kg·d),i.v]和大鼠[12.5 g/(kg·d) ,i.v或i.p]应用6个月体重增长明显减慢,凝血时间延长,AST明显升高,光镜下显示有不同程度的肝脂肪变性及肝细胞水肿,但停药21 d基本恢复正常,提示丹参对肝脏等有一定可逆性毒性反应。但对于动物急性和局部应用毒性未见确切报道,故本文采用不同动物、不同方法、不同给药途径,进一步观察其在动物体内急性毒性反应及局部用药毒性,为拟定人用安全剂量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表面 1.1 生药/瓶配制 丹参,安徽华源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批号:990907, 含量:临床使用的制剂及规格量是16g/250 ml,作为试验剂量及浓度均不适宜,故由厂家提供浓缩液为640 g生药/瓶(100 ml)。配制方法:实验前将640 g生药/瓶(100 ml)丹参液,用5%葡萄糖水稀释成含3.2g/ml的溶液,以10 mol/L NaOH调节pH 6.5~7.0,供实验用。卵蛋白购于上海伯澳生物科技公司,批号:990817,临用前用生理盐水制成0.5%溶液。 1.2 实验动物及场 ICR小鼠18~20 g,南京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合格证号:苏动(质)97001; SD大鼠100~130 g,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合格证号:中科院动管会005号;家兔1.8~2.3 kg,购自皖南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豚鼠体重150~180 g,购自上海市松江区松联实验动物场,合格证号:沪医动字第02-52-2号。保持室温(23±2)℃,相对湿度60%~65%,自然光照,自由进水,给药前禁食12 h。颗粒饲料由皖南医学院动物中心提供。 1.3 统计方法 采用孙瑞元教授等编制的DAS 2.0 软件,用Bliss法计算小鼠的LD50。 2 方法和结果 2.1 急性中毒试验 2.1.1 尾静脉用药后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 小鼠120只, 雌雄各半,随机分成6组, 经预试确定100%致死量丹参为35.6 kg,依次按 1∶0.9用5%葡萄糖水稀释(剂量见表1),6组小鼠分别一次性尾静脉注射给药, 给药容量均为0.2 ml/10g,在1 min内注射完毕并开始记录死亡时间,用药后连续观察7 d。记录逐日的小鼠毒性反应及死亡数。死亡小鼠进行尸体解剖,对病变器官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发现致死剂量下,多数死亡动物在用药后10~60 s内皮肤粘膜紫绀、躁动、呼吸急促、四肢瘫痪、呼吸停止而死亡,部分动物可迁延至3 min内死亡,经系统尸解发现内脏血管明显扩张,腹腔广泛出血。用Bliss法计算小鼠的LD50=26.89 g/kg,各组动物死亡数及计算结果见表1。 2.1.2 小鼠急性毒性反应及病理组织学检测 小鼠100只,雌雄各半, 随机分成5组,经预试找出100%致死量为45 g/kg,依次按1∶0.9用5%葡萄糖水稀释(剂量见表2),5组小鼠分别一次性腹腔注射给药,给药容量均为 0.2 ml/10 g。在1 min内注射完毕并开始记录死亡时间,用药后连续观察7 d。记录每日的小鼠毒性反应及死亡数。死亡小鼠进行尸体解剖,对病变器官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死亡动物均在用药后1~2 d内因呼吸停止而死亡。用Bliss法计算小鼠LD50=36.09 g/kg,各组动物死亡数及计算结果见表2。 2.1.3 尾静脉用药后大鼠的急性毒性反应 大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5组,经预试确定100%致死量为34.0 g/kg,以此为最大剂量组,以下各组依次按1:0.9用5%葡萄水稀释,5组大鼠分别一次性尾静脉注射, 给药容量均为1.0 ml/100 g,在1 min内注射完毕并开始记录死亡时间,用药后连续观察7 d,记录每日的大鼠毒性反应及死亡数。死亡大鼠进行尸体解剖,对病变器官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大部分死亡动物在用药后10~90 s内因呼吸停止而死亡,系统尸解发现内脏血管扩张,腹腔内广泛出血。用Bliss法计算大鼠的LD50=27.02 g/kg,各组动物死亡数及计算结果见表3。 2.1.4 成人剂量及动物系数 由表4可见,小鼠和大鼠尾静脉注射给药的LD50分别为26.89 g/kg和27.02 g/kg,按体重计算约为成人剂量的100倍;按动物系数计算,分别为成人量的11及14倍。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大于静脉注射,提示腹腔给药吸收较慢,其毒性低于静脉注射。 2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