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陇地区的神权信仰与宗教祭祀.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陇地区的神权信仰与宗教祭祀 秦人的祖先出生在东方,后代在西方。秦国将东西原始的宗教文化融入自己的内心,并在关中进行了全面的展示,使关中成为秦人祭祀文化的核心和秦人心中的宗教圣地。 一 从“女华”到“日神崇拜” 远古时期, “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秦人远祖出于东方宗教色彩浓郁的殷商文化圈, 在三代早期逐步西迁之后, 又深受西部姜炎和西周文化的深刻影响, 逐步形成了融合东西方的奇特的宗教祭祀文化, 成为秦统一全国的精神纽带, 奠定了秦汉宗教祭祀文化的基础,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上古时期的文化与宗教分为东西两大系统。傅斯年先生在《夷夏东西说》一文中指出:“三代及近于三代之前期, 大体上有东西不同的两个系统。这两个系统, 因对峙而生争斗, 因争斗而趋混合, 因混合而文化进展。夷与商属于东系, 夏与周属于西系。”4秦人远祖与殷人一样, 都以“玄鸟”为图腾, 应该是来自我国东海之滨的同一氏族, 同属于以鸟为图腾的少昊氏部族。《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之先, 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 玄鸟陨卵, 女修吞之, 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 曰女华。女华生大费, 与禹平水土。……大费拜受, 佐舜调驯鸟兽, 鸟兽多驯服, 是为柏翳。舜赐姓嬴氏。”125秦的始祖大业是女修吞玄鸟卵而生, 与殷人始祖契的诞生传说相同。颛顼即高阳氏, 从秦公大墓出土的石磬铭文“高阳有灵, 四方以宓平”可知, 秦人奉颛顼为祖神。柏翳就是与禹子启争位的那位伯益。传说他是皋陶的儿子, 故有云大业为皋陶者。而皋陶是少昊子。这些神话传说人物, 除“女华”外, 几乎全是东方古夷人系统的。“秦赵以西方之国, 而用东方之姓者, 盖商代西向拓土, 嬴姓东夷在商人旗帜下入于西戎。《秦本纪》说此事本甚明白。少皞在月令系统中为西方之帝者, 当由于秦赵先祖移其传说于西土, 久而成土著。”44而“大业取少典之子, 曰女华”, 则曲折地反映了秦人祖先西迁之后与西方部族“少典氏”融合的情形。 三代时期, “商代的上帝崇拜与周代的天神崇拜形成了神权崇拜中最主要的区别, 而且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圈。”18秦人在关中将东方商人的上帝崇拜与西方周人的天神崇拜相融合,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宗教祭祀文化。 商人是把上帝太阳神崇拜与祖先崇拜结合起来, 日神高祖与上帝太阳神的子孙人王上下呼应, 形成了商代上帝崇拜的特色。《诗经·商颂·长发》云:“有娀方将, 帝立子生商。”《尚书·召诰》记载周公说:“皇天上帝改厥元子, 兹大国殷之命。”这些记载说明, 商周时代的贵族承认商王是上帝之子, 与上帝是有血缘关系的。卜辞中有“鸟日”, 《屯南》2505“翌日, 鸟日其矢”。这里的“鸟日”, 即“春分玄鸟到来之日”, 反映了商人的日神崇拜之俗。商人认为代代相传的商王室贵族均是十日之子, 商王的众日之父是殷人高祖帝喾, 亦即俊。《初学记》卷九引《帝王世纪》云:“ (帝喾) 生而神异, 自言其名曰夋。”《淮南子·精神训》说:“日中有踆乌。”《初学记》卷三十引《春秋元命苞》说:“日中有三足乌, 阳精。”实际上日中鸟、乌、俊、踆都是以男根来象征表示日神之精。28而日中有乌鸟的神话与玄鸟为上帝使者“降而生商”、女修吞玄鸟卵而生大业的神话相近。秦人在关中立国之后, “主少皞之神”, 祠上帝之庙, 都是对东方夷、商祭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周人起自西部的山地高原区, 把山岳崇拜和祖先崇拜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了周人的“天”就是“山”、天神就是山岳之神的神权观念。周人的“天”不是指天空, 而是如《周易·大畜·象辞》所说“天在山中”。顾炎武在《日知录》卷一《天在山中》引张湛注《列子》曰:“自地以上皆天也。”故曰“天在山中”。周人的天神崇拜实际上就是山岳崇拜, 从而形成了周人特有的“国必依山川”的神权理念。山岳是部族家国兴旺的依靠和神灵保佑降瑞之地。《国语·周语上》中内史过说:“昔夏之兴也, 融降于崇山……商之兴也, 梼杌次于丕山……周之兴也, 鸑鷟鸣于岐山。”周人崛起于周原, 崇拜祭祀岐山。《周易》中《升卦》六四爻辞云:“王用享于岐山, 吉, 无咎。”《随卦》上六爻辞云:“拘系之, 乃从 (纵) 维之, 王用享于西山。”文王拘羑里之时, 周人向西山 (岐山) 祈祷, 证明周人自太王至武王时代, 经常祭祀岐山。武王克商之后, 为了巩固东土, 才以天下共主的身份祭祀天室嵩山, 但岐山作为周人发祥地的标志, 仍然是周王室的文化靠山。西周末年, “岐山崩”被视为亡国之征。《国语·周语上》谓周幽王二年 (前780) “三川竭, 岐山崩。十一年, 幽王乃灭, 周乃东迁”, 应验了周大夫伯阳父所说的“夫国必依山川, 山崩川竭, 亡之征也”。周人逐步形成了以中岳为首的五岳崇拜、以东岳泰山与西方昆仑山为两翼的天神崇拜和以“国必依山川”天人一体观为价值

文档评论(0)

182****8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