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读书角度谈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中共中央总书记说。“中国的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也是13亿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我们离退休老年人既有中国梦, 也有自己的梦。
我们的梦是什么呢?经过反复思考, 认为每个老年人情况不同, 其梦想必然各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 就是每个老人必须读书, 因为只有读书才能圆安度晚年梦。
一、 读书为人,养人健康
读书之人每读一篇文章, 都要经过阅读、思考、领会、辨别、熟记这样一些过程, 实际上就是进行一次大脑锻炼。
根据生理学“用进废退”原理, 用脑越多, 脑细胞受到的锻炼也越大。大脑属神经中枢, 是主管身心的, 大脑健康就能促进人体全身的健康。宋代诗人陆游说:“读书有味身忘老”, 到了晚年他睡眠极少, 长夜难寐, 读书便是最悦耳的催眠曲。
明代著名民族英雄、诗人于谦在《观书》中说:“书卷多情似故人, 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 胸次全无一点尘。”清代学者沈复在《浮生六记》中说:“人心至灵至动, 不可过劳, 亦不可过逸, 唯读书可以养之。闲适无事之人, 镇日不看书, 则起居出入, 身心无所栖泊, 耳目无所安顿, 势必心意颠倒, 妄想生嗔。”
古人读书的这些感受, 我们今天读了犹感亲切、适用。古今一个理, 读书能增长知识, 锻炼身心, 陶冶情操, 使人处在一种诗意的生存状态。
二、 培养社会活力
现代社会是一个生理寿命逐渐延长, 知识寿命大大缩短的社会。人才学上有一个“蓄电池理论”:一块高能电池电量是有限的, 只有不断地进行周期性充电, 才能可持续释放出能量。一个人再有学问, 专业知识再丰富, 如果不学习, 五年之间, 就会进入知识半衰期, 停止学习的时间愈久, 则知识就愈加老化。也就是人活得越老, 愈与社会脱节, 愈没有生命活力。反之, 如果不断学习, 则知识快速更新, 生命力愈强, 社会活力愈充沛, 对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推动更有示范意义。
大庆油田昆仑集团农工商退休干部汪秋贵, 会战时期在《战报》当过记者、编辑, 后来又做过宣传、党务工作。从上世纪60年代起, 他的诗歌、散文就收入《大庆战歌》《大庆凯歌》《大庆会战诗选》《大庆, 我的城市》等书籍, 《暴风雨中》一诗还载入《大庆市志》。退休之后, 他仍不忘读书充电, 悉心钻研古诗词, 他说:“诗为时代最强音, 七秩不学难静心”, “晚年无日不诗化, 莫笑愚翁为此狂”。截至目前, 先后在《大庆油田报》《铁人文学》《东坡赤壁诗词》等刊物发表诗词百余首, 并集结出版了《笔耕岁月———秋贵诗文集》, 受到同行们的称赞。
郑州大学文学院院长、著名的“帝王作家”二月河说:“我并非生下来就是作家, 40岁才开始写作, 年轻挖过煤, 掘过井, 水淹过, 火烧过, 电打过, 正是靠读书充电, 才使我从底层成长为作家、文学院长。”由此看来, 读书充电, 既能改变个人命运, 还能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素质。
三、 “读书有味忘心情,随遇而安乐陶然”
人生的道路是不平坦的。老年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 随时随地都可能遇到这样或那样一些烦忧, 如人情冷落、待遇不公、突生疾病、亲友亡故、钱财被骗、遭非礼议论等, 这些烦恼排解的办法, 有抑制、释放、申诉、转移等办法, 但最好的办法是读书。
书是古今中外名人、伟人和学问高深之人的智慧积淀与结晶。读书就是向他们咨询妙计, 就是运用他们的智慧解决自己的难题, 既不强迫命令, 又是真知灼见, 读着读着, 便被书中情节所感染, 书中道理所折服, 自觉不自觉地改变与修正自己原有的看法与态度, 从而纠正自我迷失, 进入一种“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精神状态, 智慧应对面临的复杂事物。
我有一位战友, 名叫崔怀斌, 解放前就上过南京中央大学, 解放后又上过华北革命大学、北京外语学院。1949年参军, 抗美援朝跨过江, 扛过枪, 还从事过管理战俘的翻译工作。1960年转业来大庆, 是《战报》主力记者和编辑, 就因为一些“莫须有”的历史误会, 他的徒弟以至徒弟的徒弟都当这个官那个长的, 而他却总是普通记者、编辑, 甚至被开除党籍, 下放当工人。但老崔不为环境所困, 潜心攻读《资治通鉴》《二十四史》, 阅历大增, 对烦忧之事, 漠然视之, 泰然处之。最后党组织为其平反, 恢复党籍。现在崔老已是89岁的高龄老人, 犹精神矍铄, 身心健康, 过上幸福的离休生活。他的体会是:“读书有味忘烦恼, 随遇而安乐陶然。”
崔老的读书解忧法, 说明读书不仅能释疑解惑, 还对涵养文明理性的社会心态大有裨益。
四、 变人的心态,延长生命质量
人到老年, 随着器官的退化, 肌体的衰老, 会产生“空有凌云志, 奈何腐朽身”的感叹, 这是生命的自然规律, 任何人都无法抗拒。但读书可改变人的心态, 延长生命, 提升人的生命质量。
我是一个82岁的老人, 早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