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劳育人”引领的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教学实践初探 论文.docxVIP

“以劳育人”引领的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教学实践初探 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劳育人”引领的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教学实践初探 摘要: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1]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或实践)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对7-9年级的学生,从生物课堂出发开展生产劳动实践,既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生物学核心素养,又有利于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科学的劳动观念,高水平的劳动能力、高规格的劳动品质和遇到困难不怕苦与累的劳动精神,这也正是劳动素养的内容。 关键词:劳动生产实践育人引言劳动教育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等,容易与生物学科结合的活动常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种植业、菌菇培育、花卉苗圃、养殖业等。笔者将结合近期研究的“融合劳动实践于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的内容进行简要阐述,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围绕下面的内容主线:种子萌发幼苗营养生长成熟植物生殖生长果实,笔者将沿上述主线以农作物生长时节的时间点展开本文。 一、培养和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体会生命的不容易 1.种子的结构 被子植物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种子内有胚乳但只有一片子叶的单子叶植物,常见的有玉米、小麦、水稻、高粱等;一种是种子内有两片子叶但无胚乳的双子叶植物,常见的有花生、大豆、芝麻、绿豆、红豆、豇豆、蚕豆等。它们的结构的观察由生物老师在课堂以实验的方式完成,此时正值一年的隆冬。 2.活动1 观察萌发过程课前两个星期老师可以按以下方案做作业布置。 ①准备生活的花生、大豆、玉米、小麦、绿豆、蚕豆、芝麻等植物的种子(可选择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少许,在水中浸泡1~3个小时后,取出。 ②把上述浸泡过的种子均匀地放入铺有纱布或者湿纸巾的广口的器皿中,可以是培养皿(或者洗刷干净的盘子,一定不可带油),并用干净的纱布或者湿纸巾覆盖,保持湿润但不可没在水中。 ③每天根据纱布的湿润情况,喷以适量水分。 ④在此过程中观察并记录种子的萌发状况(列表记录或拍照片记录) 3.劳动成果呈现 上述活动1是一个开放性的活动,每一名同学都代表着一种实验方案,实验过程的操作林林总总,结果也丰富有趣: 最有意义的不是通过活动学生看到了种子萌发的具体过程,而是他们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的新发现和发现的过程。 朱浩然同学跟笔者这样讲,“老师,我最开始那一个星期培养种子的时候没按你要求的方法,我给它们泡在水里五天。发现它们一个也没发芽,都臭了。”老师当即就发现一个引导思考的切入点,“泡起来的这个环境缺少什么?”“空气。”“那就对了,回去换个方法种吧!”又过了一周,该生跑过来告诉笔者,“老师,怎么花生在第二天以及以后都变得那么美味,好吃到停不下来,一盆花生让我吃得只剩这十来颗了!”李海霞跟笔者诉苦道“老师,我按您指导的方法回家培养了一碗黄豆,我家有暖气,第五天时它们就变成了半盆豆芽,我正想着上课时带给您看呢。昨天晚上回家一进门就闻到香喷喷的饭菜味,豆芽炒粉丝,加的辣椒,又香又下饭,我吃了一碗又去盛第二碗时妈妈告诉我,这是我种的豆芽。然后,我说怎么和平常吃到的味道不一样呢,心里顿时很难受,不过豆芽太好吃了,我又含泪吃了一碗。”这是本节课的课堂生成,是因为自己辛勤劳动种的豆芽好吃?还是因为花生等在萌发过程中有新物质产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以下问题查阅资料: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有哪些物质变化?为什么花生芽、豆芽、麦芽等比它们在种子状态时鲜嫩?教师不必着急告诉他们答案,经历过自己亲身体会和劳动成果的发现过程,他们自然乐于钻研,在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以物质和能量观念为核心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形成了,以劳动创造产生精神愉悦为核心的劳动核心素养也形成了。 二、观察芽的发育,体会植物旺盛的生命力 笔者所在学校七年级生活实践乐园社团的孩子们每周一下午都会到学校劳动实践教育基地进行劳动,种植的有叶菜类:乌白菜、白菜,上海青等;果实类:黄瓜、番茄、西瓜、辣椒、茄子、豆角、秋葵、西葫芦等;根菜类:胡萝卜;还种了无性繁殖的类型:土豆。 观察芽的发育,可以参照设计下面的活动。 1.活动2 餐桌上的青菜我来种初春,教师带孩子们除草、浇水、施肥,顺便收获劳动果实,程安妮同学神秘而又兴奋地告诉笔者,“老师,我发现上海青那个菜苔,掐一个主头(主茎)后过几天它就在被掐的那一节叶腋处长出两个新的芽,再过几天这两个新的芽又变成新的菜头(侧枝)了!”“……”此时,孩子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观察研究一经发现了一个科学事实:芽的生长点的分裂和分化实现了茎和叶的生长,根茎叶的生长实现了营养生长。 三、开花和结果是植物的终极生存目的,人的生命也要有所 追求时间在日夜交替中缓慢流逝,随着太阳逐渐向北回归线靠近,劳动实践基地里栽种的西瓜、黄瓜、西红柿、辣椒、茄子等也都竞相开花,七年级的孩子们也趁机捉蝴蝶、蚱蜢等害虫,他们看到植物的嫩芽上生了密密麻麻的蚜虫,也看到了蚜虫种群中有享受美餐的捕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