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海海盆玄武质岩石成因及源区性质
过去,原始地幔岩石通常用于限制地幔源区域的组成。洋中脊柱玄武岩(morb)的源区域是弥补地幔元素(失真)。形成对比的是,海参崴玄武岩(oib)通常来自地幔柱,其根部可以显示地幔和地幔之间的d-7层。因此,对地幔熔融及其形成的镁铁矿oib岩浆的研究是了解地球源、发育动力学及其当前结构的前提。同时,这些信息是理解地球内循环模型以及在低速带中评估哪些物质的关键。
南海盆海底扩张停止 (15.5 Ma) 后, 新近系-第四系期间的板内火山作用异常活跃, 影响着雷琼半岛、中南半岛以及南海大洋基底及南海中的裂解的微大陆片段等广大地区.新生代玄武岩分布区域包括南海、雷琼半岛、北部湾盆地、珠江口盆地以及中南半岛等地, 其中分布有一定量的碱性玄武岩.截止目前, 对南海及其周缘的新生代玄武岩已经作了不少研究, 如最初由王贤觉等和Kudrass等分别对南海底玄武岩及礼乐滩附近所获取的玄武岩样品进行了研究并获得了一些新的认识;20世纪90年代以来, 对南海及周边地区的新生代火山岩的研究日趋活跃, 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重要成果, 如对南海底及雷琼半岛地区的玄武岩样品进行了研究[11~14], 指出其源区组分可能为富集地幔与亏损地幔混合作用而成的, 并指出南海底地幔中可能存在内生的Dupal型地幔组分;Hoang等及Zhou等对中南半岛中的新生代玄武岩进行了研究, 指出其源区为与Tu等一致的两端员混合模式, Hoang等进一步指出一些玄武质岩石具有受大陆混染的特点.然而, 截止目前, 关于南海及其周缘出露的新生代玄武岩的地幔源区性质及其深部动力学机制等问题尚在探讨中, 还未达成一致的认识.一些学者认为富集地幔端员 (EM) 来自大陆底岩石圈地幔, 而另一些学者指出富集地幔端员可能与地幔柱/热点有关[18~21].
总体上来看, 目前对南海盆底的火山活动的研究还很有限, 前人工作主要集中于对海山上的拉斑玄武岩进行一定的研究, 对碱性玄武岩的研究更是鲜见报道, 以上情况可能与沉积物覆盖厚度大而导致取样难度较大有关.本文对南海底新生代碱性玄武岩的主量、微量元素及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的进行了研究, 结合最新的地球物理学资料, 试图探讨它们的地幔源区性质、深部地幔动力学机制并建立一个南海新生代碱性玄武岩成因的初步模型, 为海南地幔柱的存在提供地球化学制约.
1 南海区域地质
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之一.整体上, 南海可以被分成3个部分, 北部大陆边缘、洋盆和南部大陆边缘.目前关于其扩张开始与结束的时间已有了较为统一的认识, 即印度-亚洲碰撞之后的晚始新世-早渐新世, 并在中中新世期间由于印度-澳大利亚板块前缘与巽他大陆碰撞而使南海扩张停止.南海在地貌上有着显著的标志, 西部界线是越东断裂、南边沿着礼乐滩北缘是陡峭悬崖、东部是马尼拉海沟, 以及北缘是与陆坡平滑过渡 (图1).构造上, 南海北缘 (华南褶皱带与洋陆过渡带之间) 为一伸展区;南海东缘和南缘主要为挤压俯冲区;其西缘主要为走滑引张区, 主要断裂为红河断裂带以及越东断裂.除此之外, 南海地区还分布有几个微陆块, 包括西沙-中沙地块、南沙地块及礼乐-东北巴拉望地块等陆块在古特提斯时期统称为“琼南地块”.从晚白垩世开始, 区域应力场由挤压反转为拉张, 南沙、西沙-中沙、海南岛等地块开始向东南-南裂离印支-华南古大陆[25~27].这一裂离过程以及南海形成演化的动力学因素尚存在争论.
2 岩相学特征特征
我们在执行国家边缘海调查项目研究工作中, 在南海地区开展了大量的取样工作, 并在7个站位中获得了数量可观的玄武岩样品, 尤以S04-12DG站位最为丰富, 样品覆盖了从南大陆坡至北大陆坡的大片区域, 因此本次研究的的样品足以代表南海新生代碱性玄武岩的特点.在肉眼观察及岩相学鉴定工作的基础上, 我们对其中的16件较为新鲜的样品进行了主量、微量元素成分的分析测试工作 (表1) , 并测定了其中11个样品的同位素组成.岩石样品K-Ar法定年结果为全岩的表面年龄在3.80~7.91 Ma间 (平均为5.43 Ma) , 同一站位中样品间的定年结果 (如S04-12DG:4.76~5.78 Ma) 差异较小, 定年结果表明成岩年龄为晚中新世-上新世的, 与南海及周边地区火山喷发事件在时间上具有一致性, 如南海盆碱性玄武岩年龄为3.5 Ma (K-Ar/Ar-Ar法), 礼乐滩海山橄榄玄武岩年龄为0.5~2.7 Ma (K-Ar法), 南海北缘中的北部湾盆地碱性玄武岩年龄为5.9~2.4 Ma (K-Ar法)以及涠洲岛碱性玄武岩为第四纪 (C14法), 越南碱性玄武岩年龄为0~13 Ma (K-Ar/Ar-Ar法), 以及泰国碱性玄武岩年龄为0.9 Ma (K-Ar法).
S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