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藏书》中唐顺之思想的继承与发展.docxVIP

李《藏书》中唐顺之思想的继承与发展.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藏书》中唐顺之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一、 继承了两书的承递关系 李毅(1527-1602)对他的生活时代是一段变革,也是他自己的皈依。然而李贽的思想究竟是完全的特立独行?抑或对于前人的思想学术有所继承?循此我们追溯到明中期的唐顺之,追溯到李贽的史学代表作《藏书》之与唐顺之的史学代表作《左编》1。 关于李贽《藏书》对唐顺之《左编》的借鉴关系,明朝时即有人清楚道出。如明人李愚公即言:“宏甫之有《藏书》,以《左编》为之稿也。”2李愚公之外,晚明的学者陈懿典、顾大韶亦有“(《藏书》)本《左编》,写独见而为品骘”、“《藏书》百卷,止凭应德《左编》,恣加删述”等论,3这些论述,显然已经对《藏书》对《左编》的继承关系揭示得十分清楚了。此后,清人虽未进一步直接明确两书的承递关系,但对两书相同编纂特点的鉴定,则亦从侧面印证了两者的承递关系。如四库馆臣所作唐顺之《左编》提要即指出:“其他妄为升降,颠倒乖错之处,不可胜言,殆与李贽之《藏书》狂诞相等”。(1)4此外,在为明人吴亮《名世编》所作提要中亦言:“及再起,又辑此编,皆不采于史传,惟剽剟唐顺之《左编》、李贽《藏书》、李廷机《名臣记》三书而成,去取绝无义例,编次亦多颠倒。”(2)5对其评价亦承袭“明代史论至多,大抵徒侈游谈,务翻旧案,不能核其始终”(3)6的一贯思路,这在一定程度上指出这四部著作反正宗、反传统编纂特点的同时,亦间接点明了《左编》和《藏书》的递承关系。四库馆臣之外,清人陆桴亭亦曾对《左编》和《藏书》编纂旨趣和内容之同,进行过评价,称:“看书不可看重叠书,徒费心目,如唐荆川《左编》、李卓吾《藏书》、邓元锡《函史》上编,不过摘史中诸人分门别类,不用更看。”(4)7显然,无论是明人直接点明两者的递承关系,还是清人对其相似编纂内容和旨趣的比较,李贽《藏书》对《左编》的参考与借鉴都是毋庸置疑。 有关李贽《藏书》与唐顺之《左编》的承递关系问题,受明代学者的启发,钱茂伟先生曾撰《论〈藏书〉对〈左编〉的继承和批判》一文(5)8,对之作过探讨。此后钱氏又将该论文的基本论述,收入氏著《明代史学的历程》。然经过研究,我们发现钱氏的论述仍有再深入的余地,与钱氏主要将李贽与唐顺之置于学术思想对立的视角,强调李贽《藏书》与唐顺之《左编》之间的差异不同(6)9,我们认为,虽然时代的发展和李贽强烈的思想品格,使李贽在《藏书》中表现出的许多思想观点,较之唐顺之确实有较大的突破,但共同的王学背景或思想渊源,使得李贽《藏书》不仅受到《左编》编纂形式,即体裁、体例的影响,也继承了唐顺之的某些史学思想观点。而李贽《藏书》与唐顺之《左编》二者思想的同异之间,正是本论文所要发掘和着重讨论的问题。 二、 继承与借鉴《左编》 若从著述的形式和编纂方式看,明眼人很容易看出《藏书》与《左编》之间的相似处。如《藏书》凡68卷,由“世纪”和“传”两部分构成,所述涵盖了从战国到元代八百多位历史人物。在“世纪”部分,他按照时间的顺序,对各个历史时期或人物分别冠以“九国兵争”、“混一诸侯”、“匹夫首倡”、“英雄草创”等名目。在“传”部分,分“大臣”、“名臣”、“儒臣”、“武臣”等八“传”,并且各“传”又进行了更为细致地划分,如“大臣传”下又分为“因时大臣”、“忍辱大臣”、“结主大臣”、“容人大臣”、“忠诚大臣”凡五门。大致看来,“传”的编排原则在分类的前提下,按照时间的顺序加以排列,这与“世纪”稍有不同。而唐顺之《左编》142卷(7)10,亦收录了从战国至元代的人物传记,全书共分“君”、“相”、“名臣”等二十四“门”。在各门之下也有更加细致的划分,如“名臣有五,曰节义,曰正直,曰刑赋,曰循良,曰能吏。”(1)11这实质是与《藏书》的编纂形式相类的。 唐顺之《左编》是按人物的类别,以类相从编纂。李贽《藏书》分“世纪”和“列传”两部分,是一部“准纪传体史著”。(2)12二者虽然体式不同,但从其客观内容来看,除《左编》的“相”、“名臣”、“谋臣”与《藏书》的“大臣”、“名臣”内容相互交叉,对应较为模糊外,两书其它部分的对应关系都非常直接和明显,兹对比如下表。 此外,除分类的大致对等外,《藏书》各部分下人物的选择大致也是承袭《左编》而来。如《藏书》“近臣”下列24人,其中23人来自《左编》的“宦”和“幸”,惟补入严遵美一人。而“近臣”下的“方士”类更是照录了《左编》的“幸之三·方士”。《藏书》对《左编》的继承除类别之间的大致对等以及各目之下所涵盖人物大体相同等具体内容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藏书》对《左编》编纂方法的继承以及参考《左编》的可能途径。《左编》是资料汇编性质的,它的材料搜集遍及历代正史、野史和大家文集等。《藏书》继承了这一编纂方法,范围同样也十分广泛,并把《左编》也列入了其参考范围。李贽曾自言:“山中寂寞无侣,时时取史册披阅

文档评论(0)

xl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