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T型花岗伟晶岩岩石成因和锂富集机制研究进展.docxVIP

LCT型花岗伟晶岩岩石成因和锂富集机制研究进展.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LCT型花岗伟晶岩岩石成因和锂富集机制研究进展 ? ? 孙文礼,刘益,张照伟 (1.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天水 741025;2.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 100871;3.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3;4.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陕西 西安 7410054;5.自然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410054;6.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陕西 西安 7410054) 锂资源安全供给是全球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基础保障。中国已探明锂矿资源量全球占比低于6%,而锂资源消费量全球占比超过40%,对外依存度高达75%,锂资源安全供给已成为制约中国新能源产业竞争力的“卡脖子”问题,所以寻找新资源基地、保障锂资源安全供给已成为中国重大战略需求(徐志琴等,2021;翟明国等,2021;秦克章等,2021;胡晓君等,2021)。因此,研究花岗伟晶岩(以下简称伟晶岩)岩石成因、厘定Li元素超常富集控制因素、构建有效找矿模型是目前矿床地质研究的重要任务(徐兴旺等,2021)。伟晶岩型锂矿是全球重要的锂资源类型之一(陈衍景等,2021;胡晓君等,2021;张辉等,2021;孙文礼等,2021)。地质学家经过200多年研究已基本查清伟晶岩分带性、矿物组合和含锂矿物种类等特征,但在伟晶岩成岩、成矿的动力学背景、不同时代伟晶岩成分变化特征、伟晶岩岩浆起源和演化过程及锂富集机制等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并在伟晶岩岩浆形成是否需要深部岩浆过程(London, 2018;Chen et al.,2020;Lv et al.,2020;Zhao et al.,2022)、伟晶岩岩浆演化是否发生不混溶作用(Thomas et al.,2015;London et al.,2018)、伟晶岩岩浆冷却速率(Morgan et al.,1999;Zhou et al.,2021)和伟晶岩体系Li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特征(秦克章等,2021;薛颖瑜等,2021;Zhang et al.,2021;Zhou et al.,2021)等方面存在巨大争议。笔者通过梳理近40年花岗伟晶岩相关实验岩石学、模拟计算、地球化学、年代学和锂矿成因研究成果,较系统阐述LCT型伟晶岩基本特征、岩浆起源、岩浆演化过程和锂富集机制,以期为中国伟晶岩岩石成因和锂资源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1 伟晶岩定义及分类 伟晶岩主要由长石、石英和云母组成(Stilling et al.,2006;London,2018;Faria,2019),且具有典型岩浆结构(文象结构)和岩浆矿物结晶特征(斜长石牌号递减、钾长石K/Rb递减等)(图1a、图1b、图1c),因此伟晶岩被认为是一种花岗质、富含助溶剂组分(H2O、B、P、Li、CO32-等)、具有系统变化且极度粗粒矿物(图1d)及复杂内部分带和特殊结构(晶洞等)的脉状岩浆岩(Barnes et al.,2010;Thomas et al.,2012;London,2018)。 (a).斜长石牌号变化趋势;(b).钾长石K/Rb;(c).钾长石K/Cs值变化趋势;(d).颗粒大小变化趋势 伟晶岩分类研究从1920年持续到现在(Dill et al.,2015;London,2018),早期分类方案是基于野外观察的描述性分类方案,分类标准有矿物颗粒大小和内部分带特征等(表1)。 表1 常见伟晶岩分类方案表 2 LCT型伟晶岩基本特征 2.1 时空分布特征 已发现最古老LCT型伟晶岩为Consort伟晶岩(3 040 Ma)(Tomkinson et al.,1995),最年轻LCT型伟晶岩为Fonte del Prete 伟晶岩(7 Ma)(陈衍景等,2021)。统计分析年代学研究成果(图2)显示,全球LCT型伟晶岩成岩时代具有多期次,且与潘吉亚超大陆、冈瓦纳超大陆、哥伦比亚超大陆和诺基兰超大陆存在期有较好耦合性(Magna et al., 2016;陈衍景等,2021;孙文礼等,2021;王汝成等,2021);全球各大陆均发育LCT型伟晶岩,但空间上具有明显区域性和集中性分布特征(McCauley et al.,2014;Li et al.,2015;Bradley et al.,2016;孙文礼等,2021;王汝成等,2021)。北美大陆LCT型伟晶岩主要分布在美国东海岸、西海岸和加拿大安大略、曼尼托巴等地,包括以Tanco为代表2 670~2 639 Ma,以Harding为代表1 460~1 347 Ma,以Kings Mountain 为代表395~264 Ma和以Little Nahanni为代表100~90 Ma的4个成岩峰期(图2)。欧洲大陆LCT型伟晶岩主要分布在芬兰、瑞典、捷克和

文档评论(0)

科技之佳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科技赋能未来,创新改变生活!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1073104000017
认证主体重庆有云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2176858X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