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绵之教授治疗不孕症经验
王绵之教授是著名的中医和中医大师。他在内部、外部、妇科和儿童科医学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对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独特的看法。在妇科疾病中, 不孕症是一个复杂而较难治愈的病症。现代人生活紧张、承受压力大, 再加上科技发达带来的各种文明病的影响, 因不孕而备受困扰的夫妻愈来愈多。凡夫妇同居2年以上未避孕而未能怀孕者, 称为不孕症。其中, 从未受孕者称原发性不孕, 曾有生育或流产又连续2年以上不孕者, 称继发性不孕症。
王绵之教授通过多年临床实践, 摸索出一套治疗不孕症的经验, 其治愈的患者不胜其数。他认为治疗不孕症重在调经, 月经的正常与否是能否顺利受孕的标志之一。月经的正常来潮是受孕的基础和关键, 因而不论任何原因造成的不孕, 均应首先重视调理月经。
在调经的过程中, 应重视足三阴经并治, 即肝、脾、肾同调。其具体治法不外以下几个方面:冲任虚寒者, 治宜温经散寒以调经;阴血亏虚者, 治宜滋阴养血以调经;脾肾两虚者, 治宜温补脾肾以调经;脾虚肝郁者, 治宜健脾疏肝以调经;瘀血阻滞者, 治宜活血化瘀以调经等等。临床只要辨证准确, 用之均可获效。以下选取的四则王绵之教授验案充分体现了他的“治疗不孕、调经为主, 攻补之用、分期论治”的学术思想。
一、 温经散气泻气
病案1:患者, 女, 32岁。1987年12月1日初诊。结婚6年不孕。初诊:因左侧小腹痛, 曾在某医院做B超示:盆腔左侧囊性病变, 不排除巧克力囊肿, 炎症可能性大。诊断为子宫后壁脓肿, 曾多方医治无效。现经期腹痛, 小腹凉, 怕冷, 月经量偏多, 色红有块, 伴腰冷痛;舌淡、苔白腻, 脉沉细。 王绵之教授认为, 此人为冲任虚寒, 寒凝血滞而致宫寒不孕。治宜温经散寒, 调经助孕。处方:熟地18 g, 仙灵脾9 g, 炒小茴香5 g, 制狗脊9 g, 杜仲12 g, 炒苍术12 g, 党参18 g, 制香附12 g, 丹皮9 g, 当归18 g, 炒白芍18 g, 红花9 g, 炙远志6 g, 水煎服, 每日1剂, 此方在非经期服用。另处一方, 在经期使用, 经期以温经治血调经为主, 处方:桂枝5 g, 丹皮9 g, 赤白芍各9 g, 制乳没各3 g, 桃仁9 g, 党参25 g, 炒苍术12 g, 当归18 g, 陈皮10 g, 红花9 g, 茯苓18 g, 制香附12 g, 生姜5片, 水煎服。复诊:经治疗半年, 患者受孕, 于1989年3月生一子, 母子健康。
按:本案的治疗过程中, 王绵之教授辨证此病机为寒, 当以温通为基本证治思路, 同时在经期与非经期处以不同方药, 分期论治, 获得确效。
二、 原症状及病机
病案2:患者, 女, 32岁。1989年12月1日初诊。不孕, 经行不畅, 先后无定期已多年。初诊:眩晕烦躁, 夜寐不酣, 少腹凉, 带下, 腰酸, 胸胁胀满, 下连左少腹, 上涉胸乳;脉弦, 关部为甚而左寸小, 右尺沉;舌质淡苔薄白。王绵之教授认为, 此女证属血虚肝郁, 累及冲任。治当养血调肝为主, 兼以健脾温肾。处方:生地18 g, 当归18 g, 赤芍9 g, 白芍9 g, 柴胡6 g, 川楝子6 g, 炒白术10 g, 茯苓18 g, 酸枣仁10 g, 炙远志6 g, 陈皮l0 g, 仙灵脾9 g, 红花9 g, 杜仲12 g, 丹皮9 g。7剂。二诊:1989年12月8日。眩晕减, 夜寐安, 胁脘渐舒, 情绪转佳, 带下亦减。脉转柔和, 舌苔根剥。此为肝郁渐舒, 而阴血仍亏。子病及母, 肝肾同病, 再以原法加强滋肾为治。前方去红花、炙远志、陈皮、杜仲, 加熟地18 g、枸杞子10 g、怀牛膝10 g、党参18 g、制香附12 g、生姜5片;10剂。三诊:月经按时而至, 经前、经期无所苦, 少腹渐暖;苔根剥苔缩小。再以原法加减调治半年余, 获胎受孕, 母子正常。
按语:本证虽然患者有明显的肝郁之证, 但不可一味单纯疏肝, 需要考虑到肝体阴而用阳, 若肝无藏血, 则肝无以柔, 肝气易郁。故治疗应首重在养血, 辅以调肝。方中重用当归、芍药、生地、枣仁养血柔肝;少佐柴胡, 顺其条达之性, 量少避免耗伤肝阴。初诊即见效, 肝之母为肾, 故在后期治疗中用补肝肾, 滋水涵木, 及健后天之本脾胃之剂善其后, 以收全功。
三、 蒸发气气健脾、充阴阴血泻风
病案3:患者, 33岁, 1990年4月1日初诊。结婚8年未孕。初诊:婚前即月经不调, 经常延期不至, 量少而色暗。其人形体丰腴, 面颊部色素沉着明显, 腰酸溲少, 足跗浮肿, 按之没指, 白带淋漓, 质清稀而黏如涕, 近日晨起颜面部亦觉肿胀;舌胖淡, 苔白根腻;脉细弦, 两尺无力。王老认为, 此女属脾肾不足, 冲任虚寒, 痰瘀互阻, 胞脉不利之证。治以温肾健脾, 化痰消瘀, 兼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