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五章吴又可《温疫论》选
吴有性,字又可,江苏省吴县洞庭东山人,生活于明朝末年至清朝初年。明崇祯辛巳年(1641),山东、浙江、北京及南京等地暴发烈性传染病,“感者尤其多,至五六月益甚,或至阖门传染”。时医以伤寒之法治疗无效,吴氏静心穷理,推究病源、入侵门户、受病部位、传变规律,就所历验,撰成《温疫论》。
《温疫论》是中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学专著,成书并刊于明崇祯十五年壬午(1642),嗣后的版本有84种之多,其中以康熙四十八年已丑(1709)积秀堂刻本较早,翻刻较多,流传最广。书中对温疫的病因、病机、治疗等提出了诸多独创性见解,认为温疫与伤寒有“霄壤之隔”。病因方面明确提出温疫是感受杂气所致,杂气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为病颇重,触之即病者。病机方面,认为杂气入从口鼻,始客于膜原,伏邪内溃有九种传变,大凡不出表里之间。治疗以祛邪为第一要义,始用疏利透达,后用攻逐凉泄,并注重寻找温疫的特效药或专用药,即“能知以物制气,一病只需一药之到而病自已,不烦君臣佐使品味加减之劳矣”。
本教材以积秀堂刻本所载《温疫论》条文为依据,归类提要阐述。
一、温疫大纲
【原文】
病疫之由,昔以爲非其時有其氣,春應温而反大寒,夏應熱而反大涼,秋應涼而反大熱,冬應寒而反大温,得非時之氣,長幼之病相似以爲疫。余論則不然。夫寒熱温涼,乃四時之常,因風雨陰晴,稍爲損益,假令秋熱必多晴,春寒因多雨,較之亦天地之常事,未必多疫也。傷寒與中暑,感天地之常氣,疫者感天地之厲氣,在歲運有多寡,在方隅有厚薄,在四時有盛衰。此氣之來,無論老少强弱,觸之者即病。邪自口鼻而入,則其所客,内不在臟府,外不在經絡,舍於夹脊之内,去表不遠,附近於胃,乃表裏之分界,是爲半表半裏,即《針經》所謂“橫連膜原”是也。胃爲十二經之海,十二經皆都會於胃,故胃氣能敷布於十二經中,而榮養百骸、毫髮之間,彌所不貫。凡邪在經爲表,在胃爲裏,今邪在膜原者,正當經胃交關之所,故爲半表半裏。其熱淫之氣,浮越於某經,即能顯某經之證,如浮越於太陽,則有頭項痛,腰痛如折;如浮越於陽明,則有目痛,眉棱骨痛,鼻幹;如浮越於少陽,則有脇痛,耳聾,寒熱,嘔而口苦。大概觀之,邪越太陽居多,陽明次之,少陽又其次也,邪之所着,有天受,有傳染。所感雖殊,其病則一。凡人口鼻之氣,通乎天氣。本氣充滿,邪不易入,本氣適逢虧欠,呼吸之間外邪因而乘之。昔有三人,冒霧早行,空腹者死,飲酒者病,飽食者不病。疫邪所着,又何異耶?若其年氣來盛厲,不論强弱,正氣稍衰者,觸之即病,則又不拘於此矣。其感之深者,中而即發。感之淺者,邪不勝正,未能頓發。或遇饑飽勞碌,憂思氣怒,正氣被傷,邪氣始得張溢,營衛運行之機,乃爲之阻。吾身之陽氣,因而屈曲,故爲病熱。其始也格陽於内,不及於表,故先凛凛惡寒,甚則四肢厥逆,陽氣漸積,鬱極而通,則厥回而中外皆熱,至是但熱而不惡寒者,因其陽氣之通也。此際應有汗,或反無汗者,存乎邪結之輕重也。即使有汗,乃肌表之汗。若外感在經之邪,一汗而解。今邪在半表半裏,表雖有汗,徒損真氣。邪氣深伏,何能得解?必俟其伏邪漸退,表氣潛行於内,乃作大戰。精氣自内由膜原以達表,振戰止而復熱,此時表裏相通,故大汗淋漓,衣被濕透,邪從汗解,此名戰汗,當即脉靜身涼,神清氣爽,劃然而愈。然有自汗而解者,但出表爲順,即不藥亦自愈也。伏邪未潰,所有之汗,止得衛氣暂通,熱亦暫減,逾時復熱。午後潮熱者,至是鬱甚,陽氣與時消息也。自後加熱而不惡寒者,陽氣之積也。其惡寒,或微或甚,因其人之陽氣盛衰也。其發熱或久或不久,或晝夜純熱,或黎明稍減,因其感邪之輕重也。疫邪與瘧仿佛,但瘧不傳胃,惟疫乃傳胃。始則皆先凛凛惡寒,既而發熱,又非若傷寒發熱,而兼惡寒也。至於伏邪動作,方有變證,其變或從外解,或從内陷。從外解者順,從内陷者逆。更有表裏先後不同,有先表而後裏者,有先裏而後表者,有但表而不裏者,有但裏而不表者,有表裏偏勝者,有表裏分傳者,有表而再表者,有裏而再裏者,有表裏分傳而又分傳者,從外解者,或發斑,或戰汗、狂汗、自汗、盜汗。從内陷者,胸膈痞悶,心下脹滿,或腹中痛,或燥結便秘,或熱結旁流,或協熱下利,或嘔吐、惡心、譫語、舌黄、舌黑、苔刺等證。因證而知變,因變而知治。此言其大略,詳見脉證治法諸條。(《温疫論·原病》)
【提要】
本条阐述了温疫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和病邪传变。
【释义】
(1)温疫的病因病机 非其时而有其气是天地常事,未必多发温疫。而温疫所发是触受天地之戾气而成,故名为杂气。杂气致病,从口鼻而入,客于半表半里之膜原。感邪重者,立即发病,感邪轻者未必骤发,常因饥饱劳碌、忧思气怒,使正气受伤,邪失其制而发病。
(2)温疫初起临床表现 先凛凛恶寒,甚至四肢厥逆,后但热不恶寒,有汗或无汗。邪伏膜原,营卫运行之机受阻,阳郁不通,故恶寒肢厥。阳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摩擦学基础知识-磨损.ppt VIP
- 景观规划设计(第3版)课件:滨水景观文化设计.pptx VIP
-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树人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2018-2019学年甘肃省兰州市树人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docx VIP
- 2020-2021学年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树人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VIP
- 十五五规划(2026-2030年)是国家未来五年发展的战略性蓝图。以下关于十五.docx VIP
- 电工基础试卷a卷及答案.doc VIP
- 甘肃省兰州市第三十五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北京市通州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北京市通州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卷.docx VIP
中西医结合高级讲师、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文档需要修改请直接站内联系。专业医学课件制作,医学教案,教学设计制作,医学相关写作与发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