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小儿常见病症推拿治疗
第一节感冒
【导学】
本节主要介绍感冒的基本概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分证推拿治疗,以及预防与护理要点等。
学习重点
感冒的概念、病因病机及分证推拿治疗。
学习要求
1.掌握感冒的概念、病因病机及分证推拿治疗。
2.熟悉感冒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3.了解感冒的预防与护理要点。
感冒又称伤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外感疾病之一,临床以鼻塞流涕、喷嚏微咳、恶寒发热、头痛等为特征。感冒之病名首见于北宋《仁斋直指方论·诸风》篇。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经认识到此病主要是外感风邪所致。感冒可分为普通感冒及时行感冒两种:普通感冒为外感风邪所致,一般病邪轻浅,以肺系症状为主,不具有流行性;时行感冒为感触时邪病毒所致,病邪较重,具有流行群发的特征。
本病发病率居儿科疾病首位,除了6个月以内婴儿较少发病外,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小儿。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秋冬、冬春季节交替气温骤变时多见。因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小儿感冒易出现夹痰、夹滞、夹惊的兼夹证。
【病因病机】
小儿感冒的病因有外邪因素和内虚因素。主要诱因以风邪为主,常兼夹寒、暑、湿、燥、火等,亦有感受时行疫毒所致。
感冒发病与人体的正气强弱、外邪是否侵犯人体有关。当小儿体质差,卫外功能减弱时,则易感邪发病。感冒的病变脏腑主要在肺,随病情变化可累及肝、脾。
肺脏受邪,失于清肃,津液凝聚为痰,壅结咽喉,阻于气道,加剧咳嗽,此即感冒夹痰。
小儿脾常不足,感受外邪后往往影响中焦气机,减弱运化功能,致乳食停积不化,阻滞中焦,出现脘腹胀满、不思乳食,或伴呕吐、泄泻,此即感冒夹滞。
小儿神气怯弱,感邪之后热扰肝经,易导致心神不宁,生痰动风,出现一时性惊厥,此即感冒夹惊。
先天禀赋不足、卫外功能不固之小儿,稍有不慎则感受外邪,久之肺脾气虚、营卫不和,或肺阴不足,更易反复感冒、咳嗽,甚至引起肺炎等。
【临床表现】
1.风寒感冒
恶寒重,鼻塞流清涕,喷嚏,喉痒微咳,身无汗,头痛。舌偏淡,苔薄白,指纹浮红,脉浮紧。
2.风热感冒
发热重,鼻塞流浊涕,喷嚏,咳嗽痰黄黏,咽红或肿,口干而渴,身有汗或无汗,恶风头痛。舌质红,苔薄白或黄,指纹浮紫,脉浮数。
3.暑湿感冒
发热无汗,头痛鼻塞,身重困倦,咳嗽不剧,胸闷泛恶,食欲不振,或有呕吐泄泻。舌质红,苔黄腻,指纹浮红,脉数。
4.时行感冒
全身症状较重,壮热嗜睡,汗出热不解,目赤咽红,肌肉酸痛,或有恶心呕吐,或见疹点散布。舌红苔黄,指纹浮紫,脉数。
若感冒兼见咳嗽较剧,咳声重浊,喉中痰鸣,则属感冒夹痰之症;若感冒兼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酸腐,口气秽浊,大便酸臭,或腹痛泄泻,或大便秘结,则属感冒夹滞之症;若感冒兼见惊惕啼叫,夜卧不安、磨牙,甚则惊厥抽风,则属感冒夹惊之症。
【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要点
(1)以鼻塞流涕、喷嚏微咳、发热恶寒等症为主,可伴呕吐、腹泻,或高热惊厥。
(2)四季均有,常于秋冬、冬春气候骤变时发病。
(3)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单核细胞增多。
2.鉴别诊断
(1)外感咳嗽
当感冒出现发热恶寒、咳嗽时,易与外感咳嗽相混,应以主症为主鉴别。若发热恶寒症状突出,则为感冒;咳嗽吐痰,甚则喘息症状突出,则为外感咳嗽。
(2)风温肺病
感冒与早期风温肺病都有肺卫方面的症状,但感冒一般病情轻微,发热不高或不发热,病势少有传变,服解表药后多能汗出热退,病程较短。而风温肺病其病情较重,咳嗽较甚,或咳则胸痛,甚或咳铁锈色痰,必有发热,甚至高热寒战,服一般感冒药后热虽暂减,但旋即又起,多有传变,甚则神昏、谵妄、惊厥等。
(3)鼻渊
感冒与鼻渊均可见鼻塞流涕,或伴头痛等症。但鼻渊多流浊涕腥臭,感冒一般多流清涕,并无腥臭味;鼻渊眉额骨处胀痛、压痛明显,一般无恶寒发热,感冒寒热表证明显,头痛范围不限于前额或眉骨处;鼻渊病程漫长,反复发作,不易断根,感冒愈后不再遗留鼻塞、流腥臭浊涕等症状。
【治疗】
1.基础方
解表四法(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各50次,以开通经络、疏风解表;黄蜂入洞50次,以祛风寒、通鼻窍;清肺经200次,以宣肺止咳;配合拿风池5次,共奏宣散发汗解肌之效。
2.辨证加减
(1)风寒感冒
①治则:疏风散寒。
②处方:揉外劳宫、掐揉二扇门、推三关各100次,运内八卦穴、推膻中各50次。
③方义:解表四法为治疗外感病症的必做手法。配合揉外劳宫、推三关,以加强祛除寒邪之功;掐揉二扇门,以发汗解表,使邪从汗解;运内八卦、推膻中,以行气护卫,宣发肺卫之气。
(2)风热感冒
①治则:疏风清热。
②处方:揉耳后高骨、揉迎香各50次,清天河水200次,分推膻中、肺俞各50次。
③方义:在基础方基础上配合揉耳后高骨可疏风清热、镇静安神,揉迎香穴可清通肺
中西医结合高级讲师、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文档需要修改请直接站内联系。专业医学课件制作,医学教案,教学设计制作,医学相关写作与发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