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温病学吴鞠通《温病条辨》选.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四章吴鞠通《温病条辨》选 吴鞠通,名瑭,字佩珩,号鞠通。清代温病四大家之一。一般认为其生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卒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江苏淮阴人。吴氏少习儒学,于19岁时,其父患病年余,终于不治,因此颇觉愧恨,于是“慨然弃举子业,专事方术”,广购医书,发愤学医。吴氏的著作主要有《温病条辨》《医医病书》《吴鞠通医案》等。 《温病条辨》是吴鞠通的代表作,是作者汇集历代医家精华,尤其是张仲景和叶天士的学说,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于1798年著成的温病学巨著。全书共6卷,并卷首1卷,计265条,附方208首。该书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贯穿卫气营血内容。分别论述了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暑温、伏暑、湿温、秋燥,以及寒湿、疟、痢、疸、痹等病证之证治。书中并附医论若干则,以对三焦分证加以补充。在体裁上采用“自条自辨”的写作方法,逐条叙证,简明扼要,易记易诵,并在每一条后自加注释以阐述其未尽之义。学习该书,应“条”“辨”结合,前后互参,方能融会贯通,明彻其义。 《温病条辨》创立了温病三焦辨证论治体系,与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相辅而行,完善了温病的辨治体系,丰富了温病的证治内容,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温病条辨》于1813年由问心堂初刻付梓刊行,后流传甚广,版本甚多,翻印、增批评注者近百家。一直被奉为学习温病学必读之书,备受后世医家推崇,被誉为“治温之津梁”,并将该书与《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合称为“四大经典”。 由于教材篇幅所限,本教材以问心堂版本为据,仅节选《温病条辨》部分重要条文45条,按温病大纲、上焦篇、中焦篇、下焦篇和治则与治禁进行归类,提要阐述。原文后括号内数字为《温病条辨》原文条文编号。 一、温病大纲 【原文】 溫病者:有風溫、有溫熱、有溫疫、有溫毒、有暑溫、有濕溫、有秋燥、有冬溫、有溫瘧。(上焦篇1) 此九條,見於王叔和《傷寒例》中居多,叔和又牽引《難經》之文以神其說。按時推病,實有是證,叔和治病時,亦實遇是證。但叔和不能別立治法,而敘於《傷寒例》中,實屬蒙混,以《傷寒論》爲治外感之妙法,遂將一切外感悉收入《傷寒例》中,而悉以治傷寒之法治之。後人亦不能打破此關,因仍苟簡,千餘年來,貽患無窮,皆叔和之作俑 [1] ,無怪見駁於方有執、喻嘉言諸公也。然諸公雖駁叔和,亦未曾另立方法,喻氏雖立治法,仍不能脫卻傷寒圈子,弊與叔和無二,以致後人無所遵依。本論詳加考核,凖古酌今,細立治法,除傷寒宗仲景法外,俾四時雜感,朗若列眉 [2] ;未始非叔和有以肇其端,東垣、河間、安道、又可、嘉言、天士宏其議,而瑭得以善其後也。 風溫者,初春陽氣始開,厥陰行令,風夾溫也。溫熱者,春末夏初,陽氣弛張,溫盛爲熱也。温疫者,厲氣流行,多兼穢濁,家家如是,若役使然也。溫毒者,諸溫夾毒,穢濁太甚也。暑溫者,正夏之時,暑病之偏于熱者也。濕溫者,長夏初秋,濕中生熱,即暑病之偏於濕者也。秋燥者,秋金燥烈之氣也。冬溫者,冬應寒而反溫,陽不潛藏,民病溫也。溫瘧者,陰氣先傷,又因於暑,陽氣獨發也。 按:諸家論溫,有顧此失彼之病,故是編首揭諸溫之大綱,而名其書曰《溫病條辨》。 【词解】 [1]作俑:指创始,但具贬义。 [2]朗若列眉:所见真切,如眉毛那样显而易见。 【提要】 本条论述温病的范围和温病的定义。 【释义】 本条明确提出温病的范围。温病是多种外感热病的总称,包括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等9种温病。风温是指初春之时感受风热之邪,初起以肺卫表热证为主的一种急性外感温病。温热是指春末夏初之时,阳热之气弛张,气候由温转热,感受温热病邪,以里热证为主的温病,此处所指的温热与春温相类。温疫则是一种可造成延门阖户皆病的、具有强烈传染性的一类疾病,乃感受了兼夹有秽浊的疫疠之气而成,发病后一般病情较急且危重。温毒则是由于温邪之中夹有毒邪,故患病后可致头面肿大,或咽喉肿痛糜烂,或皮肤红肿发斑等局部热毒见症的温病。暑温、湿温吴氏皆归为暑病。但暑温是盛夏时节感受暑热病邪,初起以暑热盛于阳明的证候为主要表现的温病;湿温则是在夏末秋初的长夏季节,因天暑下迫,地湿上蒸,感受了湿热病邪,初起以湿象偏盛为主要表现的温病。秋燥是感受秋季燥热病邪而致的一种温病。冬温是发生于冬季,感受冬令反常之温气而致的一种温病。温疟是指人体的阴气先已耗伤,在夏季又感受了暑邪,主要表现为阳热亢盛特点的一种疟疾。这9种温病,虽然发生于不同季节,但都具有温热或湿热性质,因此都属于温病的范畴。 【原文】 凡病溫者,始於上焦,在手太陰。(上焦篇2) 傷寒由毛竅而入,自下而上,始足太陽。足太陽膀胱屬水,寒即水之氣,同類相從,故病始於此。古來但言膀胱主表,殆未盡其義。肺者,皮毛之合也,獨不主表乎(按人身一臟一腑主表之理,人皆習焉不察。以三才大道言之:天爲萬物之大表,天屬

文档评论(0)

卢老师2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中西医结合高级讲师、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文档需要修改请直接站内联系。专业医学课件制作,医学教案,教学设计制作,医学相关写作与发表。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0月13日上传了中西医结合高级讲师、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