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山西北山文化聚落群的权力与权力
近年来,红山文化和文明起源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的中心主题之一。讨论一般多围绕红山文化墓葬、红山文化玉器所表现出来的可能反映了礼制出现、高于普通公社的权力出现而进行, 然而越来越多的与红山文化聚落有关的资料的被公布, 为我们了解红山文化时期人们的社会关系、红山文化人类集团的结构、红山文化与文明起源的关系, 提供了重要的可资分析的线索。
近年来对赤峰和敖汉境内红山文化遗址和地点的调查, 为我们了解红山文化聚落的分布、结构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和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博物馆1981年至1988年及2001年在敖汉旗境内进行的数次调查, 发现红山文化遗址数百个。在这里发现红山文化遗址具有以河流为纽带成群分布的特征, 而河与河之间的分水岭很少能见到该文化遗址, 从而形成了大小不等的条状空白隔离带。红山文化在敖汉旗呈南北纵向分布的遗址群有大凌河支流组、牤牛河组、教来河组、孟克河组、蚌河组和老哈河组六个大的群系, 每一组又可分成若干个不同的聚落群体, 而每一个群中包括相邻的遗址3~5个, 最多的可达20余个。
不同组除了地理位置的区别, 尚存在一些其它的差异。
孟克河组由10余个聚落群组成。其中的份子地聚落群处于中心位置的分子地遗址面积达6万平方米的大遗址, 其周围分布有面积3万平方米左右的较小遗址5个, 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占据孟克河下游南岸东西长10余公里, 南北宽4公里的平缓台地上。中心大遗址又由若干个区域组成, 区与区之间有一条宽10米左右的空白带加以分隔。
牤牛河组占地面积约700平方公里, 大体由11个聚落群组成。其中的兴隆洼聚落群有单个聚落4个, 最大的2万平方米, 内部有房址40余座。小的只有0.3万平方米, 有房址20余座。小束龙沟聚落群也分布有4个遗址点, 面积均在0.5万平方米左右, 房址20余座。同一组中的风水山聚落群则相对而言规模大得多。风水山聚落群包括单个聚落9个。其中最大的聚落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 一般的也在1~3万平方米, 最小的一处有0.4万平方米。每个聚落中一般有房址40余座, 而最大的遗址有100座之多。
蚌河组有23个红山文化聚落, 分成南北两组聚落群, 其间有约3公里的空白地带。北群中部编号为6375H的遗址面积21万平方米, 是该群中最大的遗址。南群中编号为6211H的遗址面积16.8万平方米, 是南群中最大的遗址。
在这一地区的调查还在老虎山河上游发现红山文化单有冢、坛或冢坛结合的祭祀性遗址7处, 地表见灰土圈遗址1处, 并确认了祭祀遗址附近少有居住性遗址的红山文化重要特征。
赤峰中美联合考古研究项目内蒙古东部 (赤峰) 区域考古调查在锡伯河、半支箭河、阴河流域同样发现了若干遗址集结成群分布的现象。“而分布在锡伯河、半支箭河以及阴河这些大河岸边的遗址, 往往还呈现出沿河一线排列的态势。这种成排出现的遗址群, 规模较小的和赵宝沟文化类似, 一般三四个遗址, 但多数往往聚集了七八处甚至更多的遗址, 如阴河沿岸自西向东就分布着三个这样规模较大的遗址群。”
赤峰地区调查还发现红山文化遗址不仅集中在河流沿岸的坡岗地带, 甚至有些遗址位于山丘或山顶。这些位于山丘或山顶的遗址与坡岗上的遗址有所不同, 其面积一般较小, 地表散布的遗物数量也较少, 有些遗址可见石块堆砌成的石围圈或其残段, 而在这些遗址附近的坡岗上, 大都分布有红山文化遗址。
从上述的调查材料中我们可以发现红山文化聚落分布具有这样一些特征:
聚落之间的分化已经出现。在单体房址、由单个房址组成的成排的房址、由若干排房址组成的聚落之上, 已经出现了聚落群。同一群落中的聚落彼此地理位置接近, 又与其它群落有着较为明确的分隔带加以区分, 形成了一个相对紧密的团体。这种团体内部各聚落在赤峰地区尚看不到明显的分化, 而在敖汉聚落群中一般都会有一个面积较大、人口相对众多、居于聚落群较中心位置的中心聚落存在。尽管由于没有正式的考古发掘, 使我们无从了解当时中心聚落与普通聚落在功用上是否已经有了差别, 但是在风水山、份子地和千斤营子等中心遗址中采集到筒形玉器、石钺、玉斧等器物, 更是说明这些地点居住有可以拥有礼器的特殊人物, 该遗址在整个群落中可能处于中心地位, 该遗址中居住的人当中可能已经出现可以对整个聚落群发号施令的人。
聚落群与聚落群之间的分化大概也已经出现了。同处在牤牛河组的聚落群, 风水山聚落群中最大的聚落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 一般的也在1~3万平方米。而兴隆洼聚落群、小束龙沟聚落群等普通聚落群中聚落面积一般都不到1万平方米。反映了不同群落中人口的集中和经济的发展的不平衡性。
祭祀区最早脱离一般生活区域, 表明以祭祀权为特征的公共权力的发生。红山文化那些位于山丘或山顶的遗址与普通居住遗址不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华寻宝大会ppt (上海篇)(1).pptx VIP
- 5s目视化执行标准.ppt VIP
- 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卷(二)(含答案).doc VIP
-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处置预案及医疗事故处置预案..docx VIP
- 标准图集-07SD101-8 电力电缆井设计与安装.pdf VIP
- 中医培训课件:《穴位敷贴疗法》.pptx
- 5S现场执行标准.pptx VIP
- 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研学旅行组”赛项参考试题库(含答案).pdf-原创力文档.docx VIP
- AI赋能教师专题培训:AI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pptx VIP
- AI赋能教育的思考与应用 教师培训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