呋喃唑酮致精神障碍并多发性神经炎.docxVIP

呋喃唑酮致精神障碍并多发性神经炎.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呋喃唑酮致精神障碍并多发性神经炎 氨基溶胶(又名雷康宁,简称雷康宁)主要用于治疗肠道细菌感染,但可能导致周围毒性反应。在美国和日本分别于1975年、1977年已弃用。目前, 在我国基层仍广泛使用, 现就其不良反应综述如下。 1 出生系统 1.1 免疫调节作用 该药源性疾病的发生与G-6-PD缺乏有关, 呋喃唑酮为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有抑制乙酰脱氢酶的作用, 对G-6-PD可能也有同样抑制作用, 使还原性辅酶Ⅱ生成减少, 致谷胱甘肽生成也减少而致溶血。临床表现为:解肉眼酱油样尿, 面色苍白、精神疲倦或萎靡, 有的则伴有黄疸。据文献报道24例, 患者年龄均在4岁以下。因此, 应注意用药后的追踪观察, 特别是儿童及婴幼儿。 1.2 治疗前后矛盾,案 一男患者, 53岁, 其病史及发病过程不支持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因腹泻自服呋喃唑酮0.2 g, qid, 共1周。入院前服药后饮白酒100 ml, 几分钟后胸闷、憋气、全身发热、皮肤发痒。1 h后在搔抓处出现条状紫癜, 继而牙龈出血、鼻渗血。入院后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经停服呋喃唑酮并禁酒, 输新鲜血小板及激素, 数日内紫癜逐渐减少至消失, 血小板逐渐上升。 2 神经系统 2.1 发生比不符合类型的抗感染 一般认为呋喃唑酮毒性较小, 如剂量超过0.4 g·d-1或总量超过3.0 g, 易引起多发性神经炎, 但也有小剂量即出现典型的多发性神经炎症状。故在服用后要密切观察病情, 如有四肢末端感觉异常应立即停药, 抓紧治疗。 2.2 呋喃唑酮的合成 某男性患者, 36岁, 因持续发热15 d, 便血1 d, 拟伤寒肠出血而入院。因发热不退而改服呋喃唑酮0.2 g, qid, 4 d后热退, 后又因发热再服呋喃唑酮, 用法同前。体温于6 d后消退。2周后于夜间出现自言自语、痴笑、异常欣快等精神症状, 两手多动, 声音嘶哑, 肢体远端麻木。诊断为呋喃唑酮致精神障碍并多发性神经炎。停药并给予大剂量B族维生素及神经能营养剂等治疗, 症状渐消失。 3 全身反应 3.1 进行体内单胺氧化酶 该反应的症状以血管收缩、植物神经紊乱、胃肠道症状为主。其反应机理可能是酒类中含酪胺成份, 进入体内一般能被肝细胞中线粒体的单胺氧化酶氧化。呋喃唑酮及其代谢产物抑制单胺氧化酶, 使酪胺在体内代谢减少, 引起双硫醒样反应, 重者可出现惊厥和循环障碍。因此, 在服药期间或停药5 d内忌酒, 少食高酪胺的食物如奶酪、扁豆、腌鱼等。 3.2 中毒性麻黄,周围神经炎,染色 据报道, 一男患者, 51岁, 因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服呋喃唑酮0.2 g, tid, 用药至45 d出现手脚发热且发麻, 指尖针刺样痛, 全身出现大小不等的斑丘疹, 晨起眼睑水肿, 尿少, 头晕, 全身乏力。诊断为呋喃唑酮慢性中毒, 中毒性肾炎, 周围神经炎, 猩红热样药疹。停用呋喃唑酮, 采用脱敏、营养神经治疗, 2周后痊愈。 4 眼睛损伤 4.1 覆盖物的视野 某男性患者, 18岁, 因腹泻, 脓血便, 服呋喃唑酮0.1 g, tid, 2 d后, 双眼活动不便, 渐向上方凝视并固定, 视物模糊。肌内注射阿托品1 mg, 15 min后眼位恢复正常, 眼球活动自如, 视力正常。 4.2 眼底水肿型病 据报道, 15例服呋喃唑酮后 (2例服用过量) 造成眼部损害, 发病均在停药后3~10 d。一经发病, 视力很快下降, 病变日渐加重。球结膜及睑结膜充血、睑结膜弥漫性糜烂。眼球运动受限, 最后睑球粘连, 角膜混浊。有时发生视神经炎和视神经网膜炎, 以及视乳头水肿。 4.3 视神经炎,g 一患者因慢性肾炎服用呋喃唑酮, 总剂量为6 g, 间断服用1个月, 右眼前出现暗影, 视力下降, 诊断为视神经炎。呋喃唑酮所致视神经炎后果一般较为严重, 重者可致失明。 5 高血肉炎及并发症 急性肝坏死。一甲肝患者因轻度腹泻口服呋喃唑酮0.4 g, tid, 连服3 d出现高热呕吐及黄疸, 入院后经保肝对症及多种支持疗法无效, 2周后并发肝性脑病、肾功能衰竭而死亡。提示病人如出现腹泻等症状, 须先排除肝脏疾病后再使用有关药物, 并严格掌握剂量和适应证。 6 其他 6.1 呋喃唑酮对双足痛的影响 一男患者, 20岁, 3个月前因痢疾口服呋喃唑酮0.2 g, tid, 共4 d, 1周后感双足灼痛, 用凉水泡后疼痛缓解。半月后又患痢疾, 再服呋喃唑酮3 d, 服药后呈阵发性双足肿胀剧痛。经口服普萘洛尔、阿司匹林, 静脉注射0.5%普鲁卡因, 维生素C共20 d, 临床治愈。 6.2 呋喃唑酮药蚤 呋喃唑酮所致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药疹的发生。疹型为荨麻疹、麻疹样红斑、固定型红斑及皮肌炎样药疹等。呋喃唑酮药疹常伴有某些脏器的损害, 如心肌损害等, 另常见现象是外周血白细胞升高

文档评论(0)

hzyac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业的文档设计与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