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井西部矿区深部发现闪长岩体的地质意义.docxVIP

大井西部矿区深部发现闪长岩体的地质意义.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井西部矿区深部发现闪长岩体的地质意义 大井锡多金属矿床是中国北方最大的锡资源矿,主要包括sn、cu、pb、zn和ag,伴有s、co、i、as、w、bi、nb、au和cd等元素。我国地质学家从不同角度对该矿床进行过研究,因矿床属无岩体出露的脉状矿床,关于矿化与岩体的关系,众说纷芸,例如:与矿区北西部的马鞍子岩体有关,矿液来自矿区北西;与矿区北东部的雅马吐偏碱性花岗岩体有关,并与雅马吐叶腊石矿属同期但侵位深度不同的矿床;矿区中部是火山机构的中心;据物探和数学地质计算结果推测,矿区深部可能存在两个隐伏岩体,分别分布于NE向的F1、F2断裂带附近;日本的Toyoha矿床是与大井相似的脉状矿床,深部钻孔中已发现花岗岩体的存在。近年,在大井锡多金属矿床开展地质找矿工作中,发现了隐伏岩体。笔者试图从其空间展布、岩石学特征、热接触变质带的变质特征及其上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大井锡多金属矿床成因研究和寻找新的矿化类型、矿化空间提供新的思路。 1 矿体及矿带及成带 大井锡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褶皱带南端的黄岗—甘珠尔庙中生代构造成矿带内。矿床产于侏罗纪—白垩纪火山盆地外侧的基底隆起边缘。矿区主要出露上二叠统林西组一套淡水湖泊相细碎屑岩系,由下到上划分为四个岩性段,即暗色碎屑岩段—含磷细碎屑岩段—泥灰岩段—杂色细碎屑岩段(图1)。矿化对岩性无明显的选择性,主要矿体赋存于含磷细碎屑岩段上部和泥灰岩段下部。矿区既无火山岩,亦无深成岩体分布,广泛发育侏罗系英安斑岩、霏细斑岩、辉绿玢岩、玄武玢岩、煌斑岩和浅成—超浅成岩脉,其侵入顺序由早到晚分别为:玄武质—安山质—英安质—煌斑岩类。矿体位于地层走向出现NE—NW—NE的局部构造扭曲部位。断裂构造发育,主要由NW向、NWW向、NE向及近SN向的4组断裂组成,其中由多条NWW和NW向断裂构成的相互平行且密集展布的断裂带是主要的赋矿构造。宏观上,成矿元素分带性明显,平面上由中心向外、垂向上由下往上具有Sn、Cu→Cu、Sn、Pb、Zn→Pb、Zn的分带趋势。 根据矿体、矿物、元素及流体的空间变化研究,推断矿区存在两个矿化中心——矿区中部和矿区西部,分布于NE向F1、F2断裂带附近。矿体成群成带展布,矿床由大小750条矿脉组成,估算资源量的矿脉约270条,划分为北、中、南三个矿带。根据矿脉形态,划分为单脉型矿体、复脉型矿体和网脉型矿体。一般矿体走向为NW向或NWW向,倾向为N,倾角为25°~75°,与赋矿地层斜交。主矿体长度为300~600m,厚度为0.2~2.5m,延深为300~400m。 矿体主要赋存标高为700~300m,深部仍有矿体赋存,矿区最深孔(标高740m)仍有矿(化)体。围岩蚀变呈线状展布,蚀变类型有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矿床具多期、多阶段矿化特征,较明显的有3个矿化期和4个矿化阶段。 2 闪长岩的特征 2.1 闪长岩体细粒闪长岩体 在矿区西部-29线施工ZK-29-3钻孔,终孔时于596.90~601.93m范围内发现闪长岩体,因井故无法继续施工,岩石类型为细粒闪长岩,初步认为属隐伏岩体边缘相。 闪长岩体位于NE向F1断裂带附近,相当于西部矿化中心的南缘,与F1附近存在隐伏岩体的推测吻合。从其外围角岩化带的特征及岩石地化特征分析,岩体由南西部向NE方向上侵。 2.2 石英及矿物等如石英、铁石等 细粒闪长岩为灰白色,半自形粒状结构或磷片变晶结构,块状构造。其主要矿物成分为:(1)斜长石,以中长石为主,粒径为0.2~1mm,含量为60%;(2)角闪石,均被鳞片状黑云母细微晶(0.1mm)交代,仍保留角闪石(1.0mm)假像,含量为30%;(3)石英,它形粒状,粒径小于0.2mm,含量为5%;(4)尖状铁质,含量为5%。 细粒闪长岩有别于角岩化带中其它脉岩,未发现退色和重结晶现象。 2.3 角岩化粉砂岩、细砂岩热变质程度 闪长岩体外接触带热液变质程度不均匀。ZK-29-3位于ZK-49-2的北东部,二者相距600m,但二者热接触变质程度有一定差异。前者于561.86~596.90m范围内发现灰白色角岩和石英状砂岩,穿层厚度为35.04m,热变质程度较强,后者于529.26~671.90m范围内发现角岩化粉砂岩、细砂岩,穿层厚度为141.64m,未见岩体,其热变质程度较弱。热接触变质带充分说明了深部岩体的存在。 2.4 大井矿床其它钻孔特征 隐伏闪长岩体上部中酸性脉岩发育,岩石类型多为闪长玢岩。上述两钻孔中所发现的脉岩相当于大井矿床其它钻孔的5~8倍。ZK-29-3发现11条闪长玢岩脉和1条霏细岩脉,穿脉厚度为0.50~10.10m;ZK-49-2发现15条闪长玢岩脉、2条煌斑岩脉和1条辉长岩脉,穿脉厚度为0.40~10.54m。中酸性脉岩的发育亦可间接反映深部岩浆活动

文档评论(0)

186****66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