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藏高原普若岗日冰原冰碛垄的形成时代
1 冰流速及冰流速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有植被纪念碑。由于对青藏高原植被的不同理解,对旧雪线的下落高度的不同理解,对青藏高原是否有一个统一的冷盖,有不同的看法。支持大冷盖观点的科学家认为,西藏的遗迹非常丰富。高原上的许多湖泊都是由甘草引起的。在高原的低地,由于寒冷和西部风的降水,雪线可以减少到足够低的位置。发展[10、11、12、13、14、15]或大冷盖。反对大冷盖观点的科学家认为,青藏高原很高,但在第四冰期,西南风弱,水量少,不利于山川的发育。kuhule指的是海拔低密的冰层,而季节性河流的分布是不连续的。因此,不存在统一的冷盖。在识别冰川遗迹方面,我们应该关注高原边缘。由于交通不便,对高原内河流遗迹的研究明显被忽视。
普若岗日冰原位于青藏高原的腹地, 由几个冰帽型冰川组合而成, 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冰川群. 由于交通极其不便, 这里的第四纪冰川从来没有调查过. 这一地区第四纪冰川的范围的确定, 对于认识青藏高原是否存在范围广大的统一大冰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报道这里的第四纪冰川遗迹, 以期为青藏高原的大冰盖研究提供新证据.
2 下降型现代雪线半山岛
普若岗日冰原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偏北唐古拉山西段一处断块隆升的山地上(89°00′~89°20′ E, 33°44′~34°03′ N),面积423 km2. 环冰原分散的内陆小河流依赖夏季冰川融水补给, 50多条冰舌呈放射状从冰原中心向四周溢出. 现代雪线海拔5 620~5 860 m, 延伸至半山谷或至山麓, 末端海拔一般为5 350~5 800 m. 地表起伏不大, 切割不强, 山体海拔5 300 m以上, 最高峰海拔6 482 m, 山麓带海拔5 100 m以上. 山体顶部还保留有海拔5 800~6 200 m的古夷平面. 由于降水少, 且以固态降水为主, 现代河流补给主要来自夏季冰川融水, 因此河流水量小, 切割弱, 河谷地貌呈现宽浅的谷地形态.
在冰原的冰川前缘, 有浮沙分布. 山麓为风蚀戈壁和沙漠带, 沙丘或沙丘链大者可高达数十米, 其中以冰原西部的戈壁最为典型, 占据面积约有100 km2. 夏季冰川融水形成的河流流经山麓戈壁滩, 注入当地的内流湖泊, 其中西坡的河流注入面积达95 km2的东湖(又称令戈错).
3 区域地质调查
冰原野外调查于2000年9~10月及2003年4月进行, 调查范围集中在普若岗日西坡(图1). 其它地区的第四纪冰川遗迹用1∶100 000 地形图和1∶75 000的航空像片判读, 在野外用GPS或者地貌特征确定冰碛物的位置.
冰碛样品在天然剖面上采集, 其位置用GPS 确定. 砾石形态按圆状、 次圆状、 次棱角状和棱角状四级分类, 在野外用肉眼估计.
通过初步踏勘, 并从地形图和航空像片上判断, 东部的冰川遗迹比较明显, 山麓带面积不大, 或者说只有南北向的宽谷, 宽谷东面也是高山, 第四纪冰川已经下伸到宽谷中. 西部山麓带宽广, 面积达数百平方公里. 从地形图和航片上看, 第四纪冰川的遗迹不很明显. 因此确定冰原西部的第四纪冰川的遗迹范围对认识古冰川的规模意义更大, 所以我们主要集中在冰原西部调查.
在山麓平原距山口不同远近的3个沙丘(图1)迎风坡脚前各挖一个探坑, 在深50 cm处各采集了一个ESR测年样品. 野外采集的ESR样品避免阳光直射, 样品在实验室用水淘洗, 过筛, 获得0.06~0.25 mm的粒级. 用双氧水去除有机质, 用6 mol浓度的盐酸溶解碳酸盐, 用氢氟酸浸泡1 h去除石英颗粒表层, 然后用清水彻底清洗, 最后用电磁铁分离磁性矿物.样品分成8等份, 每份约250 mg, 用60Co照射, 辐照后的样品放置1个星期后用JES-FEIXG ESR谱仪测试. 测试条件是: 室温, 微波功率谱2 mW, 调制幅度0.08 mT, 扫场宽度337±5 mT, 用锗心作为ESR信号. 沉积物中的U, Th和K的含量, 用激光荧光法、 比色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
风成沙ESR测年机制是由于石英砂Ze芯经过阳光照射后信号归零, 被埋藏后可测出埋藏年代. 这种机制已被人工模拟实验和海滩砂ESR测年结果所证实.
4 结果
4.1 角峰和冰谷特征
现代冰川作用区存在冰原岛峰, 冰川作用区外围存在角峰、 刃脊和冰川谷. 冰川侵蚀谷地宽浅(图2), 并没有典型的槽谷或U字形态特征. 角峰和刃脊的特征也不及山地冰川地貌的典型. 许多角峰顶部平坦, 保留着古夷平面地貌.
4.2 冰层形成
冰碛地貌主要表现为冰碛垄. 从6号冰川末端开始, 沿谷地向下游, 可以观察到多套冰碛垄系列(表1).
(1) 现代冰认识表改性冰物
Ⅰ: 该冰碛垄位于现代冰川前50 m范围内, 一般为相对高度5~1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