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意外事故和急救.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者姓名:陈周闻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五章意外事故和急救

第一节社区急诊和急救第二节心肺复苏第三节常见急危症处理目录第五章意外事故和急救

掌握社区院前急救、转诊基本原则;基础生命支持流程和高质量CPR要点;常见急危症患者的病史询问及查体和诊疗流程。熟悉急救通则流程、实践要点;诊断依据、抢救要点;常见急危症诊断、鉴别诊断和实践要点。了解社区全科医生的作用以及与急救中心的协作;环形成人高级生命支持流程图;常见急危症患者转诊原则。重点难点第一节社区急诊和急救

社区急诊和急救第一节第五章意外事故和急救

1.及时、准确地进行现场评估,脱离危害环境,急救与呼救并重。2.先救命后治病,先救治后运送。3.争分夺秒,就地取材。4.保留离断肢体和器官。5.做好个人防护。6.搬运与医护一致性,防止在搬运中形成二次损伤。7.与目标医院及时联络,加强途中监护并详细记录。第一节社区急诊和急救一、院前急救基本原则

第一节社区急诊和急救1.社区全科医生可以比120急救中心更快到达现场,争取抢救“黄金时间”。2.当120急救中心人员到来时,全科医生能快速、简明地介绍病史及抢救过程,积极配合做好下一步院前急救工作。3.许多轻症患者在不了解病情的情况下拨打120急救中心呼救,若社区全科医生首先给予轻病“急”治,把握转诊指征,减少120急救“空车率”。4.全科医生通过预防普查工作和建立健康档案,可掌握社区内潜在的急、危、重患者病情,并给予重点监控,在发病时可采取针对性治疗。5.全科医生通过在社区普及急救知识,进行初级CPR训练,提高广大群众的初步急救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二、社区全科医生的作用以及与急救中心的协作

第一节社区急诊和急救三、转诊原则1.转诊目标医院选择应选择就近并有专业救治能力的医院,事先与目标医院相关科室联系,告知患者情况,必要时获得急救指导。同时相关科室立即做好抢救准备,确保院前、院内急救无缝链接。2.转诊前风险评估和准备主要包括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用药情况、呼吸道问题以及途中潜在的安全隐患等。根据评估结果,转运前给予患者必要处理,如纠正休克、清理呼吸道异物等,确定转运时间和最佳途径。????3.转诊工作的正确实施开始转运时为患者取安全舒适体位。一般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头部在后,下肢在前,在上肢大血管处建立静脉通路,以保证急救药物输入。途中严密监测患者意识和生命体征等情况、气管插管与呼吸器的连接是否完好、各种引流管是否通畅及有无脱管等,充分利用车载设施实行有效的监测和生命支持。

第一节社区急诊和急救三、转诊原则4.入院后的交接管理到达目标医院,交接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病史、查体、诊治情况、途中病情变化及各种引流管、伤口应用止血带等情况,以便接诊者迅速掌握病情、实施抢救措施。5.注意患者转院的法律问题加强医疗文书书写,客观、及时、准确、连续地填写诊疗抢救记录,如寻呼时间、返院时间、患者的病情、抢救用药等。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及治疗方案,并要求双方签字,到院后做好交接工作,做到有据可查,以免医疗纠纷。?

第一节社区急诊和急救1.第一步紧急评估:判断患者有无危及生命的情况2.第二步立即解除危及生命的情况3.第三步次级评估:判断是否有严重或者其他紧急的情况4.第四步优先处理患者当前最为严重的或者其他紧急问题5.第五步主要的一般性处理四、急救通则

第一节社区急诊和急救通讯是院前急救的第一环节,注重社区居民急救知识的普及教育。如何拨打120急救电话:1.打120电话时,切勿惊慌,保持镇静、讲话清晰、简练易懂。2.呼救者必须说清患者的症状或伤情,便于准确派车;讲清现场地点,等车地点,以便尽快找到患者;留下自己的姓名和电话号码以及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以便联系。3.等车地点应选择路口、公交车站、大的建筑物等有明显标志处。4.应尽量提前接救护车,不要把患者提前搀扶或抬出来,以免影响救治。五、时间要点

心肺复苏第二节第五章意外事故和急救

心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突然完全停止,?多见于心脏病,也见于其他系统疾病如窒息性哮喘、急性脑血管病、中毒、电解质紊乱、严重创伤等患者。诊断依据:1.突然发生的意识丧失。2.大动脉脉搏消失。

3.呼吸停止或仅是喘息。4.心电图表现VF、VT或严重心动过缓或呈等电位线(心脏停搏)。第二节心肺复苏一、概念和诊断依据

第二节心肺复苏二、基础生命支持流程图

第二节心肺复苏高质量CPR要点

第二节心肺复苏三、环形成人高级生命支持流程图

第二节心肺复苏1.必须明确抢救负责

文档评论(0)

188****9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