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宝权先生译《白金山》的政治意义.docxVIP

戈宝权先生译《白金山》的政治意义.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戈宝权先生译《白金山》的政治意义

普希金是一位伟大的俄罗斯诗人,是俄罗斯新思想的创始人,也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始人。高尔基曾经写道:“他在我们这里是一切开端的开端”。同时,他也是世界文学最伟大的天才之一。普希金的创作不但对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就是对苏联各民族文学的发展,乃至对世界文学的发展,都发生了巨大的影响。

1947年普希金逝世一百一十周年,上海文化界出版《普希金文集》,作为纪念。解放后,1954年时代出版社修订再版。《普希金文集》分几部分,其中《诗选》系戈宝权先生所选译。《诗选》系统地选人了诗人各个时期的作品,有助于了解诗人创作的整个发展过程。在这以前,正如译者所说:“作为散文作家的普希金,是我们相当熟悉的,而作为诗人的普希金,则还生疏得很。”是戈先生首先将普希金作为诗人介绍给中国读者的。不仅如此,戈先生的译文还大大地超过了前人,如:ВознессявышеонглавоюнепокорнойАлександрийскогостолпа.(Памятник)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戈先生译作“它抬起那颗不肯屈服的头颅/高耸在亚历山大的纪念石柱之上”,确切完整,有节奏感。但是以前却有人将“亚历山大的纪念石柱”译成“亚历山大城里的建筑”、“亚历山大的枪柄”、“亚历山大的宝塔”等,1就不及戈先生译文远甚。超越前译的例子很多,未及列举。戈先生对诗人的生平和创作曾作过多年的研究,对俄国和苏联诗歌的翻译亦具有丰富的经验,无怪乎《诗选》的翻译水平高出于他人之上。戈先生是研究普希金的专家,他所译《普希金诗选》是享有盛誉的译作。因此,戈先生译文我们到处看到采用:在俄汉辞典里,在俄语语法里,在名翻译家的译文里,在许多人的有关文章里。我们在《俄译汉教材》里看到戈先生译文被当作对比优劣的范例。目前在我国图书馆,《普希金文集》是一部比较流行的普希金著作。戈先生译《普希金诗选》的影响可谓深远了。

1980年《苏联文学》创刊号上发表戈先生译《普希金诗抄》(二十首)。戈先生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对原译作了进一步修改,如:

我所以永远能为人民敬爱,

是因为我曾用诗歌,唤起人们善良的感情,

在我这残酷的时代,我歌颂过自由,

并且还为那些倒下去了的人们,祈求过宽恕同情。

诗中“倒下去了的人们”原译作“没落了的人们”。事实上,那些人是指同沙皇政府作斗争而遭失败的十二月党人,即为争取自由而倒下去的人。修改后的译文更上一层楼。

名家的诗歌,名家的译作,正是这两点促使我去研读,去发掘知识宝藏。在发掘过程中,我深感戈先生俄文造诣极深,在表达上煞费苦心。不过,与此同时也感到有些译文尚有值得商榷的余地,似嫌美中不足。现不揣冒昧将荦荦大者提出来,向戈先生及其他同志请教。

不,我不会完全死亡——我的灵魂在遗留下的诗歌当中,

将比我的骨灰活得更久长和逃避了腐朽灭亡——

我将永远光荣不朽,直到还只有一个诗人

活在这月光下的世界上。

我的名声将传遍整个伟大的俄罗斯,

它现存的一切语言,都会讲着我的名字,

无论是骄傲的斯拉夫人的子孙,是芬兰人,

甚至现在还是野蛮的通古斯人,和草原上的朋友卡尔梅克人。

(《纪念碑》)

前一节中,“подлунныймир”是十九世纪时用于诗歌中的固定词组,与мир,свет,вселенная等词同义,“月下”的形象已近于消失。《普希金语言辞典》注为“землясовсемнанейсуществующим”,也就是“天下”,“世界”的意思。译为“月光下的世界”恐怕是过分拘泥于字面,其结果既失于晦涩,又不能忠实传达原意。

后一节的译文也不无疑义。

“它现存的一切语言,都会讲着我的名字”,似乎说得通。“都会讲着我的名字,无论是骄傲的斯拉夫人的子孙,是芬兰人,甚至现在还是野蛮的通古斯人,和草原上的朋友卡尔梅克人”,这也是说得通的。但是把它们联系起来就有些费解:“它现存的一切语言,都会讲着我的名字,无论是骄傲的斯拉夫人的子孙,是芬兰人,甚至现在还是野蛮的通古斯人,和草原上的朋友卡尔梅克人”,后半截各个民族的名字在句中是什么地位?同前面的“语言”又是什么关系?找不出答案来。原来在句中起总括作用的ЯЗЫК,在古俄语里有“民族”之意,如此理解,便可前后呼应,顺理斯成章了。克拉耶夫斯基和利巴耶夫合编《俄罗斯文学》就将该词注解为народ;乌沙科夫《俄语详解辞典》、苏联科学院编《现代俄罗斯标准语词典》和《普希金语言辞典》对ЯЗЫК的注释中都有一条народ,народность,而且都有这句诗作为例证。

附带说一下,关于本诗句中的ЯЗЫК,就已见到的各种译文,包括两种译本、一种俄国文学史以及其它有关文章中,竟没有一个译对的。

在戈先生译文的基础上,试译于下:

不,我不会完全死亡——形体尽管消失,

遗留在诗歌中的精神却能万古长存——,

我将永远光荣,直到这世界上

哪怕

文档评论(0)

xcwwwww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