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
课程代码16TS1001课程类别通识教育课程
学分学时3学分/48学时开设学期1
先修课程无
大纲编写人大纲审核人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
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它的特点是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
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道德观、法治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
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让学生在学习中升华、
在内省中完善、自律中养成、实践中锤炼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素
养。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会,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理想
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设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达到以下目标:
目标1: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理
想信念的科学内涵,学习并理解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理论,公民的
基本道德规范;熟悉我国的法律体系,培养法治思维。
目标2:适应大学生活,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情感,
提高分辨、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能力;树立诚信、敬业、奉献的职
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培养合理生存和职业岗位的胜任能力;能够将
450
道德的相关理论以及具体要求内化为自觉的意识、自身的习惯与自
主的要求,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养成法治思维,自觉做
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目标3:通过人生价值观、理想信念、道德、法律知识的掌握和
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形成稳定的
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立志成为担当民
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分解指标课程目标
1-1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目标1
认同,能在教书育人实践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3
1-2理解立德树人的内涵,形成立德树人理念,掌握立德树人的途径与
目标2
1.师德规范方法。在教育实践中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1-3遵守教育法律法规,理解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价值意义,恪守
目标1
教师职业道德,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
目标2
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5-1认识到德育的重要作用,能阐述中学德育教育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5.班级指导能在教育实践中尊重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目标3
等教育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并获得积极的教育体验。
(三)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矩阵图
践行师德学会教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