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湖心亭看雪》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VIP

第13课《湖心亭看雪》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2

13.湖心亭看雪

素养目标

1.扫除语言障碍,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

2.熟读课文,掌握文章基本内容,初步了解白描的写作手法。

3.通过想象,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流露出的感情。

◎重点:

1.学习文章所采用的描写手法——白描。

2.感受西湖宁静清绝的意境之美和作者的精神世界。

情境预设

有人说,西湖观景,晴景不如雨景,雨景不如雾景,雾景不如月景,月景不如雪景。在前人的笔下,西湖的阴晴风雨已经被描绘得变幻多端、摇曳生姿了。西湖的雪景又将有怎样一番动人的意蕴呢?今天,我们就跟着张岱去湖心亭看雪,去领略西湖的雪景吧!

·导学建议·

此篇是张岱小品散文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篇。全文只一百五十九字,堪称字字珠玑。此文篇幅虽小,意境却阔大,表达的情绪也异常幽远,从此也可以看出小品文的审美意趣。教师可在课前先准备一些关于湖心亭冬季雪景的视频或图片,给学生直观的感受。

【预习导学】

【走近作者】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号陶庵,别号“陶庵老人”,晚号“六休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是公认成就最高的明代文学家,尤擅散文,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

背景介绍:《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念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

1.读一读,读准易错字音。

更()定余拏()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 雾凇沆砀()()

长堤()一痕 余舟一芥()

铺毡()对坐 舟子喃()喃曰

2.释一释,解释重点字义。

(1)人鸟声俱绝()

(2)拥毳衣炉火()

(3)雾凇沆砀()

(4)惟长堤一痕()

(5)余舟一芥()

(6)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3.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和。?

【答案】1.gēngnácuìhàngdàngdījièzhānnán

2.(1)断绝,消失

(2)鸟兽的细毛

(3)白汽弥漫的样子

(4)只

(5)小草,借指轻细微小的事物

(6)哪能

3.奇景雅趣

一课一法

写景小品文的写作手法

写景小品文除在情绪的传达上可以朦胧幽深外,在写作手法上也可以极富艺术感染力。首先,围绕某一特定的景物、事件、游览顺序线索展开,逐层递进;其次,描写景物时可以如本文,充分吸取中国写意山水画的手法,不追求局部的细腻而注重全局的生动与传神,不求多而求简,追求以少胜多、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一

熟读成诵,疏通积累。

1.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

(1)大见余大喜曰

(2)是是日更定矣

(3)更是日更定矣

2.指出下面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古义:

今义: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

(1)大雪三日:

(2)客此:

(3)拥毳衣炉火:

【答案】1.(1)非常与“小”相对

(2)这判断词,是

(3)打更还

2.竭力、尽力,文中指痛快。勉强。

3.(1)名词作动词,下大雪。

(2)名词作动词,客居。

(3)名词作动词,围着火炉。

任务驱动二

明晓内容,理解文章。

·学习小助手·

这一篇小品文,熔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淡淡写来,情致深长,而全文连标点在内还不到二百字。

1.找“痴行”。课文是如何表现张岱观雪不同于常人的?

2.议“痴心”。你能从作者的行为中看出他是什么性格的人吗?

·导学建议·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可以对张岱的经历做简要介绍,这样学生才能够理解文中的淡淡哀愁,但不适宜讲得过深过细,点到为止即可。

【答案】1.作者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环境中,独自一人于“更定”时到西湖湖心亭看雪。

2.示例:作者超凡脱俗,清高孤傲,痴迷山水(或“行痴,有着与众不同的情趣,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是一个高人雅士”)。

任务驱动三

品味“痴景”。

1.请找出描写西湖雪景的句子,并尝试声情并茂地朗读。

2.作者写景的顺序是怎样的?采用了什么写法?有何表达效果?

·导学建议·

本文写景的特点是使用白描手法,白描是一种基本的写作方法,可以写景,也可以写人。教师要结合课文中的描写“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把这种手法的特征讲清楚。为了便于理解,还可以和渲染手法做对比说明。

【答案】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写景顺序:从上至下,由远及近,从整体到局部,由总到分。

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寥寥数笔,就突出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