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2
10.精神的三间小屋
素养目标
1.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及“三间小屋”之间的关系。
2.关注自身心灵,提升精神境界。
3.品味文章富有独特美学风范的语言。
◎重点:
1.理解“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
2.品味文章富有独特美学风范的语言。
情境预设
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曾说:“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座园圃,我们的意志是这座园圃里的园丁……让它荒废不治也好,把它辛勤耕植也好,那权力都在于我们的意志。”“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我们生活的世界,按常规来看,可以称为三维空间。空间如此广阔,时间如此漫长,不是我们这些弱小的生命体能够体会到的。但是,我们人类除了拥有空间感之外,还拥有精神,它能够穿越一切空间和时间,造就一种永恒的力量。那么,人的精神是如何发挥这种作用的呢?那就必须要给人的精神以空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
·导学建议·
读毕淑敏的散文,不仅能让人感受到情感的细腻,文辞的华美,更能使人受到深深的启迪。教师在正式教学前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毕淑敏的部分作品,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文风,从而更好地引入课文。
【预习导学】
【走近作者】
毕淑敏,女,祖籍山东,1952年生于新疆伊宁,长在北京。后成为一名内科主治医师。她在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主要有中篇小说集《昆仑殇》《预约死亡》等,散文集《提醒幸福》《保持惊奇》等,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女心理师》等。曾获庄重文文学奖、昆仑文学奖、当代文学奖、北京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背景介绍: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们对自己的居住条件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家,越来越大,越来越漂亮,身体活动的空间也越来越宽敞。可我们是否想过:心灵活动的疆域,是否也需要拓宽,也需要达标呢?正如书中所说,“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我们也应该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了。
1.读一读,写一写,读准字音,写对汉字。
广mào()积攒()
宽yòu() 游弋()
困厄() rú()养
麾()下 嘟()囔
灰烬() 赘()余
自惭形秽() 间()不容发
金戈()铁马 抽丝剥()茧
鸠()占鹊巢 相得益zhāng()
可望而不可即()
2.释一释,理解词语。
(1):原指因自己的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来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2)不知所措:
(3)林林总总:
(4):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
(5)鸠占鹊巢:斑鸠占据喜鹊的巢。
(6):原比喻兄弟互相帮助,后借指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7):形容身体极其消瘦。?
(8):胸襟、胸怀,心胸。?
(9)坍塌:
3.独立阅读,行文思路初体验。
·导学建议·
此环节可以要求学生以做批注的形式进行概括。
批注法是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方法,教师可以先做范例,然后引导学生边读课文边勾画句子,并进行批注。学生做批注时,教师巡视并及时点拨,以此培养学生做批注的阅读习惯。
【答案】1.袤zǎn宥yìè濡huīdūjìnzhuìhuìjiāngēbōjiū彰jí
2.(1)自惭形秽
(2)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遭受困窘或处境为难时心神慌乱。
(3)林林,众多的样子;总总,众多而杂乱的样子。形容杂乱众多。
(4)俯拾即是
(5)后用来比喻强占他人的居所。
(6)李代桃僵
(7)形销骨立
(8)襟怀
(9)倒塌,崩塌。
3.第一部分(第1~6段):引出话题——我们应该为自己布置心灵空间,即修建“精神小屋”。
第二部分(第7~17段):分析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修建什么样的“精神小屋”。
第三部分(第18~20段):指出把精神的“三间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的条件,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把“小屋”扩建成“精神大厦”。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一
通过朗读,理解文章的内容。
1.作者认为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修建哪些“精神小屋”?
2.根据你的理解,谈谈“精神的三间小屋”之间的内在联系。
3.作者认为应该修建三间“精神小屋”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第二间,盛放我们的事业;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
2.三间小屋是一个整体,其中“安放我们自身”的小屋是根本,是心灵大厦的基础,我们只有拥有自己的主见,才能明确自己所爱和所恨的,才懂得什么样的事业才能带给我们真正的快乐。
3.为了给精神建立栖息地,使我们的人生健康、美丽、庄严、伟大、真诚、完满、永恒。
任务驱动二
积极思考,分析文章的写法。
1.作者是怎样把一个个抽象的“精神小屋”写得具体鲜明的?请具体分析。
·学习小助手·
作者运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景物描写》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中考语文作文专题-【热点素材】回应时代“召唤”,要有新的教育理念+时评+写作方向.docx
- 古诗文名句默写++导学案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精讲.docx
-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感悟丰收节背后的时代意蕴+时评+写作方向.docx
-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议论文写作指导》课件.pptx
-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第三单元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 第7课《敬业与乐》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 第一单元任务《诗歌朗诵、尝试创作》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 第4课《乡愁》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 第一单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 第16课《驱遣我们的想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pptx
- 第17课《昆明的雨》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第15课《白杨礼赞》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第14课《背影》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第12课《与朱元思书》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