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诗词三首》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VIP

第14课《诗词三首》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2

14.诗词三首

素养目标

1.熟记三首诗词的作者的基本信息及相关背景知识,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三首诗词。

2.学会品味诗中的精妙字句,研读赏析,领会诗词抒发的思想感情及诗词中描绘的意境。

3.培养对祖国古代诗词文化的兴趣,丰富传统文化积累,提升文化素养。

◎重点:

1.通过吟咏背诵,理解诗词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掌握诗词运用的表现手法。

情境预设

本课的三位作者,他们一个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蔑视权贵,追求狂放自由的“诗仙”;一个是多次遭贬却性格刚毅的“诗豪”;还有一个是一生仕途坎坷,但学识渊博,诗文书画皆精的“唐宋八大家”之一。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他们,一起去感受他们的诗意诗情吧!

·导学建议·

读是本节课的首要任务,反复地诵读,细心地体会诗词的精妙之处。在理解诗词的基础上背诵,在背诵的过程中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预习导学】

【走近作者】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世称为“诗仙”。其诗抨击黑暗现实,同情底层人民,热爱祖国山河。他的诗歌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杜甫称赞他的诗歌:“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而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两句诗也是对他自己的诗歌语言的最生动的概括。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现河南洛阳)人,唐代诗人、哲学家、文学家,有“诗豪”之称。晚年为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和白居易并称为“刘白”。其代表作有《秋词》《陋室铭》《乌衣巷》《竹枝词》《浪淘沙》等。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父、弟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背景介绍:

《行路难》(其一):天宝元年(742),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一个积极入世的人,被世人称作“诗仙”,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却没有被唐玄宗重用,反而受到权臣的诋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被变相撵出了长安。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地写下了此篇《行路难》(其一)。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三年(实则二十二年)后应召回京,途经扬州,

与同样被贬的白居易相遇。同是天涯沦落人,两人惺惺相惜。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诗的内容是“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屡遭贬谪、怀才不遇的命运,表示了同情和不平。于是刘禹锡写了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答谢白居易。

《水调歌头》: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熙宁七年(1074)苏轼差至密州。然而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两年后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自分别之后,已有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趁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词。

1.字词解释小积累。

(1)多歧路,今安在()

(2)直挂云帆济沧海()

(3)到乡翻似烂柯人()

(4)暂凭杯酒长精神()

(5)我欲乘风归去()

(6)何似在人间()

2.为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3)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3.熟读诗词,完成填空。

(1)金樽清酒斗十千,。?

(2),到乡翻似烂柯人。?

(3),病树前头万木春。?

(4),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5)但愿人长久,。?

·导学建议·

以上环节可以用抢答的形式进行,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对于自信心不强的学生,教师要多加鼓励。

【答案】1.(1)哪里

(2)渡

(3)反而好像

(4)增长,振作

(5)驾

(6)哪里比得上

2.(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3)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3.(1)玉盘珍羞直万钱

(2)怀旧空吟闻笛赋

(3)沉舟侧畔千帆过

(4)人有悲欢离合

(5)千里共婵娟

一课一法

描绘诗词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抓住诗词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词,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再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一

熟读诗词,体味形象与情感。

1.古人云“诗言志”“言为心声”,我们学习《行路难》(其一),就要通过它走进李白的内心世界,触摸他的灵魂。从这首诗中,你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