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2
23.范进中举
素养目标
1.把握人物形象,学习通过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2.体会文中白描、对比和夸张写作手法的魅力。
3.通过探讨范进中举后发疯的原因,感悟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和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第1课时
◎重点:把握人物形象,学习通过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情境预设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就是封建科举制度给读书人带来的状态。古时候,自从有了科举考试,“金榜题名”可以说是封建社会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因为由此不仅可以平步青云,而且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欣赏讽刺小说《范进中举》,共同感受一下围绕范进的中举之路而发生的故事。
·导学建议·
播放《范进中举》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知范进的形象。观看时,提醒学生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情等。
【预习导学】
【走近作者】
吴敬梓,清代小说家,代表作《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全书以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及官绅为主要对象,描写他们的生活和精神面貌。全书由许多故事连缀而成,以反对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及讽刺因热衷功名和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气为主题。
背景介绍:封建王朝发展到清朝,人们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热衷功名,甚至为此不择手段。吴敬梓出身望族,曾祖父和祖父两代共有六名进士,其中榜眼、探花各一名。康熙六十一年,吴敬梓考取秀才,同年父亲病逝。由于不善治理生计,过着挥霍的浪子生活。雍正七年,他应科举时,被斥责为“文章大好人大怪”,遭侮辱。后愤懑离开故土,靠卖文和朋友接济维持生活。乾隆元年,他参加博学鸿词科预试。安徽巡抚赵国麟正式荐举他入京廷试,但他“坚以疾笃辞”,从此不再参加科举考试。到了晚年,吴敬梓常常饥寒交迫。个人经历令吴敬梓对考八股、开科举等利弊感受尤深。因看透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由此写下《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腆()着肚子作揖()
见教() 盘chɑn()
心窍() 星宿()
桑梓() jiǎo()幸
带挈() 解()元
商酌() 锭()子
攥()紧 避讳()
2.解释下列词语。
(1)倒运:
(2)狗血喷头:
(3)今非昔比:
(4)不省人事:
(5)不由分说:
(6)心窍:
(7)侥幸:
3.通读全文,理清小说三要素。
人物:
情节:
环境:
【答案】1.tiǎnyījiào缠qiàoxiùzǐ侥qiè
jièzhuódìngzuànhuì
2.(1)事情不顺利,倒霉。
(2)形容骂得很凶。
(3)现在不是过去所能相比的。形容变化极大。
(4)指人昏迷,失去知觉。
(5)不容许分辩、解释。由,听从,顺便;分说,辩白,解说。
(6)指认识和思维的能力。
(7)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得到成功或免去灾害。
3.范进、胡屠户、张乡绅、老太太等。
范进中举前后,周围人对他的不同态度。
封建科举制度下的世态人情。
【合作探究】
任务驱动一
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把握文意。
1.默读全篇,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取课文的主要信息,概括故事情节。
2.文章运用了神态、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请分别举例说明。
·导学建议·
教师可以事先重述一下各种描写方法的特点,然后让学生根据要求找出比较典型的运用描写方法的句子,并作简要分析。
3.在文中找出描写范进的文字,分析这一人物形象,并用“我认为范进是……的人,依据为……”的句式来回答。
·导学建议·
分析人物性格时,教师要给出提示,好让学生有章可循。范进这一人物形象很丰满,在他身上体现了多样的扭曲的人性,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赏析人物形象。可以提问,让个别学生回答,也可以让学生一起回答。
一课一法
分析人物性格
1.从分析人物形象着手。可以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等各方面的描写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2.从分析环境描写着手。自然环境或渲染气氛,或点明背景,或烘托人物的内心,对人物起强化作用;社会环境是人物性格、命运及最终结局的外因。结合具体的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分析人物形象,是鉴赏人物性格的重要一环。
3.从分析情节发展中概括人物性格。情节本来就是人物行为和活动的过程,在情节发展中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人物活生生的鲜明个性。分析人物,可以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
4.注意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细节是对人物形象某些局部或微小变化进行的细腻描写,是构成人物形象的组成单位,通过对人物最传神的细节品味,准确把握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
4.综述范进这一人物形象,剖析这一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景物描写》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中考语文作文专题-【热点素材】回应时代“召唤”,要有新的教育理念+时评+写作方向.docx
- 古诗文名句默写++导学案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精讲.docx
- 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感悟丰收节背后的时代意蕴+时评+写作方向.docx
-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议论文写作指导》课件.pptx
-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第三单元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第22课《智取生辰纲》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 第20课《谈创造性思维》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 第19课《怀疑与学问》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 第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 第16课《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 第14课《诗词三首》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 第13课《湖心亭看雪》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 第12课《醉翁亭记》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 第10课《精神的三间小屋》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 第8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