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彝族丧祭文献探析
彝族丧葬文化是彝族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彝族丧葬文化的精髓体现在丧祭文献上。彝族丧祭文献种类众多,包含献水经、献饭经、献酒经、献牲经、解结经、解冤经、合灵经、指路经等。在一场完整的传统丧葬仪式上,粗略计算,需要毕摩念诵约50部丧祭经书。毕摩在念诵彝族丧祭文献时,必须念诵完整,不能偷工减料,有些还需配备相应的仪式。念诵不同经书时毕摩采用的姿势、法具、曲调不尽相同。彝族丧祭文献在用笔、用纸、排版、装帧上都有自己独有的文献学特点。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彝族丧祭文献面临着严重的传承危机。
毕摩;丧祭文献;丧祭仪式;传承危机
彝族丧葬文化是彝族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彝族丧葬文化的精髓体现在丧祭文献上。彝族丧祭文献是指在彝族传统丧葬仪式上,由毕摩念诵的贯穿于多个具体丧葬仪式上的彝文宗教文献。彝族丧祭文献种类众多,包含献水经、献饭经、献酒经、献牲经、解结经、解冤经、合灵经、指路经等。在一场完整的传统丧葬仪式上,粗略计算,需要毕摩念诵约50部丧祭经书。但在彝区各地,由于丧葬习俗的不同,毕摩念诵的丧祭文献也不尽相同。如在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彝族传统丧葬仪式上,毕摩要念诵哭灵经,以引导孝子孝女们哭丧。但在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的彝族地区,就没有哭灵经。由于死者身份的不同,念诵的丧祭文献也不相同。如亡者是女性,毕摩要念诵血河经,因为女性在生育时会大量出血,按照彝族传统观念,这种出血是脏血,会玷污神灵,所以女性亡者在通往祖先发源地的路上要渡过一条血河来洗脱自身的罪孽。而亡者若是男性,则不需念诵此经。若亡者的配偶已经去世,则毕摩要念诵合灵经,以使亡者夫妇的灵魂能找到彼此,合而为一。
彝族丧祭文献体现着祖先崇拜、万物有灵的生死观。不论是献水经、献饭经、献酒经、献牲经,还是解结经、解冤经、指路经,都是希望亡者的灵魂能够顺利到达祖先的发祥地,在那里过上幸福的生活,以保佑后代子孙繁荣兴旺。
彝族丧祭文献不同于其他彝文文献,在念诵时有一些特殊的规定。
一、念诵丧祭文献的特殊性
(一)必须念诵完整
每一本丧祭经书都有它独特的功用和寓意,要求毕摩在念诵时必须虔诚,念诵必须完整。在民间就流传着很多因为毕摩念诵不完整,而给事主家[1]甚至是毕摩自身招致灾祸的故事。如曾有一位毕摩念诵《指路经》时,偷工减料,常常是两页两页的翻书,中间漏掉了很多章节,亡灵就找不到入归祖源地的道路。在这位毕摩做完法事回家后,夜夜梦见有人跟他说:“我要向哪里走?”直到这位毕摩完完整整地把《指路经》念完之后,梦里的那个声音才消失。[2]不管这个故事是否真实,都体现出了彝族人民对丧祭经书的敬畏之心,也告诫毕摩们必须怀着虔诚之心完整地念诵丧祭经书。
(二)念诵不同经书时相配的仪式不同
毕摩在念诵每本经书时,都有相配的丧祭仪式。如毕摩在念诵《献饭经》时,孝子孝女们要用筷子夹起熟米饭和腊肉敬献给亡者。但由于亡者的死因不同(尤其是非正常死亡),念诵经书时所相配的仪式也不尽相同。如在设灵仪式中,毕摩在念诵设灵经的同时,若死者是因上吊而亡的,毕摩需要用一根细绳将小鸡勒死,以代替亡者承受罪恶,解除亡者的冤孽。若死者是溺水而亡,则需在盛满水的桶里放一个小木梯,以使亡者的灵魂爬出水面,免受溺水的痛苦。若毕摩在念诵经书时,没有做相应的法事,则可能会对事主家留下灾祸。这也有流传的故事证明:一位老人去世之后,他的子女为其举行了完整的丧葬仪式,但仪式结束后,家中的幼子便一病不起,去医院检查,各项都正常,后来就请了一位老毕摩来看,老毕摩一进屋便看到亡者的灵魂还挂在梁柱上,于是就询问事主家是否有人刚去世,是否是上吊而亡的,事主连连点头,老毕摩说在给亡者设灵时,没有解除亡者的罪孽,他的亡魂还在这里呢,说完便让事主拿来小鸡和细绳,边念《设灵经》边用细绳勒死小鸡。这才让亡者灵魂得到安息,亡者的子孙也就平安了。[3]
(三)念诵不同经书时毕摩的姿势不同
大多数经书,需要毕摩站立着念诵,以示敬畏之心。但有时,由于所配仪式的需要,毕摩可以坐着念。如在念诵《设灵经》时,毕摩要坐着,一边念诵,一边用羊毛附于设灵草[4]上,象征着亡者有衣穿,再用红线(男用红线,女用绿线)缠绕,意为为亡者扎腰带。然后随着所诵经文的内容,将设灵草蘸酒和米,意为亡者有饭吃。在念诵《破水牢经》时,毕摩要在由19根青柑枝搭起的水牢底下躺着念诵,念完经之后,才能起身。这象征着毕摩与亡魂同处水牢之中,只有念诵《破水牢经》,将水念干之后,才能从水牢中救出自己和亡魂。
(四)念诵不同经书时毕摩所用法具不同
毕摩在念诵丧祭经书时,有时为了增强法力,要配合使用一些法具。如在念诵《招灵经》时,要摇动法铃七下,以召唤亡魂到灵堂来。在招魂附灵仪式上,毕摩念诵招魂经的同时,要摇铃七次,以增强经书法力,使亡者魂魄归来。在念诵《叫魂经》时,也要边念边摇铃,才能惊动亡魂。念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