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2课时液化
【教学目标】一、学问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知道汽化吸热、液化放热,了解气体液化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试验探究的根本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根本环节.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中的物理规律.
了解电冰箱的根本原理及生产“无氟冰箱”的意义,有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液化的应用与防止.
【教学难点】会用汽化和液化的规律解释自然现象.
【教具预备】透亮塑料袋、水槽、热水、温度计、大试管、酒精灯.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引入】
80℃以上的热水中.引导学生观看塑料袋的变化〔塑料袋鼓了起来,酒精消逝了〕.教师将鼓起来的塑料袋拿出来凉一会儿,引导学生再次观看塑料袋的变化〔塑料袋变瘪了,有小液滴产生〕.
通过这个试验活动,学生感到很奇特,体会到物理探究活动的欢快.你知道袋子为什么会鼓起来,后来又变瘪了吗?
我们这一节来连续探究关于液体与气体之间的相互转化问题.
【进展课】
一、从气体变为液体
与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一样,液体和气体之间也可以相互转化,液体变为气体叫汽化,它的逆过程气体变为液体叫液化.
师前面我们看到,把塑料袋从热水中拿出,凉一会儿,塑料袋变瘪,并且有酒滴产生,这过程说明白什么?大家思考,并相互争论.
生1: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生2: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酒精才被液化.
师“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的第三级燃料,用氢作燃料,用氧作助燃剂,这些装在火箭里的氢和氧都是以液体状态存在的.既然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那它是吸热还是放热?能举例子解释吗?
生:液化过程要放热.例子:100℃水蒸气的烫伤比100℃开水烫伤更严峻,由于100℃水蒸气液化时要放热,这样烫伤更严峻.
教师总结学生的答复.
归纳:1.汽化过程要吸热,液化过程要放热.
2.使气体液化有两种途径:〔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例题1〔多媒体展现〕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解析: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而不是水蒸气;露也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而不是小冰晶熔化而成的;全部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能液化,单纯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并不能使全部的气体液化,有些气体必需承受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相结合的方法才能使它们液化.
答案:C
二、物态变化中的吸热和放热
师固体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叫热量;液体凝固过程中,要不断放出热量,下面我们通过一个试验来验证一下.
试验一:如图,在两个大试管中分别参加1/3的水,给左边的试管加热,把水沸腾产生的蒸气,引导到右边度管的冷水中,认真观看两个试管中水量及温度的变化.
请两位学生上台分别对左右试管中水量和温度进展观看及记录.师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我们能知道什么?
生1:左边试管水量削减,右边试管水量增加.
生2:随着试验的进展,左边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渐渐上升直至到达沸点.
右边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上升.
师生共同争论,教师总结并归纳.
归纳:物态变化过程中总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液体在汽化过程中吸取热量,气体在液化过程中放出热量.
例题2〔多媒体展现〕〔多项选择〕夏天,游泳的人刚从水中上岸,会感到比在水下冷,假设蹲下,身子抱成团又会觉得比站着温存比,如下图,对上述现象,以下解释中正确的选项是〔 〕
B.蹲着比站着温存是由于离水近一些,有利于从水中取得热量
解析:人刚从水中上岸时,人体外表沾有很多水,这些水会不断蒸发,从身上不停地吸热,因此人会感到冷.当人蹲下抱成团时,人体外表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比站立时小了,水的蒸发就会减慢,水从人身上吸热的速度随之减小,人就会感觉比站立时温存些,由此可知C、D选项正确.
答案:CD课堂演练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局部.
【教师完毕语】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液化和汽化的相关学问,知道汽化过程要吸热,液化过程要放热.期望大家能把这节课所学的学问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有关的热现象.这节课就学到这.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课后习题,并预习下一节完成练习册中课前预习局部.
对于液化这局部我只作简洁介绍,其中压缩体积使气体液化,学生是想不到的,我建议教学中多举一些例子,供给真实的现象让学生思考,拓展其思维空间.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学过了电能和电能表后,谁观看过电能表的转动状况?不同时刻、不同家庭的电能表转动得一样快吗?
演示:在电能表后分别接不同的灯泡,一只灯泡上标有“220V15W”,另一只灯泡上标着“220V100W”,接通电源,觉察后者比较亮的灯泡电能表的转盘转动得快,而前者比较暗的转动得慢。同是灯泡,为什么有的消耗电能快,有的消耗电能慢呢?为了描述用电器消耗电能时的这种差异,我们引入一个的物理量——电功率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